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篇
教育   448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91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21.
贾文忠 《收藏界》2010,(5):136-137
我自幼就酷爱书画和篆刻,先后向胡爽盦、傅大卣、魏隐儒、大康(康殷)学习书法、绘画、篆刻。我是受家父文物修复专家贾玉波影响下学习的文物修复、复制技术。现在虽多忙于文物上的一些工作,但对书画艺术的爱好我却从未因此减弱过。我非常喜欢谢天成先生的作品,他作品中那种大气磅礴的鲜明个性给人内心一种自然的、无比的愉悦之感。  相似文献   
22.
2005年,年轻的中国画家李景革应邀到欧洲进行艺术交流,其中国画《双骏图》和《奔马图》分别被法国国立艺术学院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收藏。  相似文献   
23.
李佳 《当代职校生》2010,(11):10-15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学业与前途.班主任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鞭策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不断去探索,去创新,不断发挥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我坚信,心怀理想,情系学子,虽苦尤甜,我的职业人生将因此而绚丽。”  相似文献   
24.
《中国职工教育》2006,(11):22-22
李景革这位来自东北的国画家,他继承家学,自幼随父学画,经过了30余年的勤学苦练,不断开拓,逐渐完善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博大胸怀,淡薄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对传统笔墨的提炼打造了高超的技能,高深的学养又提升了人生境界的品位,他说,绘画要经过三个阶段,从无法导游法,再到无法,无法  相似文献   
25.
墨海丹青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8):F0003-F0003
蔡沅梦,原名蔡梦,字丰泽,祖籍河北省辛集市。曾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专业画家。主攻山水,兼擅花鸟和人物画。作品在充分发挥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画的色调变化,并对敦煌壁画、汉画像、哲学、美学、绘画史及画论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6.
我读荆利斌的中国画,明显的感觉是其不随流俗,不趋时尚,其作品给人鲜明的现实气息和朴素的诗意,十分难能可贵。在复古之风甚为“高调”乃至成为“时尚”的情况下,荆利斌清醒地抉择其艺术取向,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原则,坚持从丰富的自然造化和生活沃土中提取诗情画意,坚持从艺术贴近人生的原则中获得活力……  相似文献   
27.
《收藏》2007,(10):240-240
赵占东 原创型中国画名家。以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开拓为审美取向,师古而不拟古,广泛吸收西画营养,将西画的素描与色彩笔墨化,拓展了一种全新的花乌画境界。他以清新恣纵,富有个性的笔墨语言,展现出挥洒自如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野草、古藤、荷花、山卉神韵天成,充满生机。近年来,他又投入到集十年心血构思的花鸟画长卷《花溪万里图》的创作之中,这一作品以跨越祖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和环境的野生植物花鸟景观为范本。展现祖国自然风光的广袤和多样,秀美与壮阔。  相似文献   
28.
通过评述画家沈耀初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笔墨特色的例析,对其艺术成就做出概括和评价,并提供一些具体资料给学术界和美术界作进一步探索、商榷时参考。  相似文献   
29.
《收藏》2007,(3):208-208
赵占东 原创型中国画名家.以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开拓为审美取向,师古而不拟古,广泛吸收西画营养,将西画的素描与色彩笔墨化,拓展了一种全新的花鸟画境界.他以清新恣纵、富有个性的笔墨语言,展现出挥洒自如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野草、古藤、荷花、山卉神韵天成,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30.
《中外文化交流》2007,(4):54-59
周逢俊立足中国传统化精神的维度,通过对中国传统笔墨的认识,强化和提高其思想及艺术境界。无论从笔墨意象到诗词情境、书法之韵,均贴近传统,致其作品折射地道的中国传统化风范。周逢俊将其对传统化精神的研究,融会于个人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上,他的山水世界完成了其精神上的还乡。他饱读诗书,以词意而绘事,传承人古风。他用墨典贵清高,气息悠远雅致,用笔纵横排挫,书法意味深长。可以说,周逢俊是现代一位在中国传统化背景下颇具学术个案研究价值的中国水墨代表性画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