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代职校生》2014,(11):44-44
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个标准男性大脑中,同侧大脑前后存在许多连接,而女性更可能的是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连接。研究发现,这种大脑神经连接的“硬件”差异出现在青春期,此时男性和女性在性激素的影响下发育出第二性征。  相似文献   
12.
林娟 《中学教育》2005,(7):24-25
愈来愈多家长担忧,自己孩子怎么提前“跑”到青春期?各种数字与迹象也显示,现在的小孩是比过去更早熟,第二性征提早出现,对于两性交往也跃跃欲试。夏天的果实为什么会在春天压枝?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与调适?  相似文献   
13.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既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惑,也可能受到情感问题的干扰。这种情感问题之一,就是早恋的困惑。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  相似文献   
14.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进入或即将进入青春期发育的初级阶段.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日益明显,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在这个年龄开展青春期的启蒙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张爱民 《现代教学》2006,(12):45-45
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时期,可说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中的重要驿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准逐渐提高,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各种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快捷化,这些因素使青少年在身体发育上由孩童趋向成人化,各种第二性征的表象逐渐出现,身体发育的早熟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心理上的早熟。本案例中的小沽(化名)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今年刚念初一,平时说话快人快语,对周围的人、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衣着打扮总想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16.
项蓉  李亚男 《家长》2014,(5):6-15
正编者的话: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本刊自创刊以来,向以为家长朋友们提供科学的养育理论为己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倾心助力。健康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健康成长,二是心理上的健康成长。近年来,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的  相似文献   
17.
一、初中阶段。中学以后,随着学生第二性征出现,迎来了第二个反抗期,反抗情绪有时甚至会波及已经形成的各种习惯和道德观念、社会规范等。另一方面,由于这时的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针对这些特征,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日本学校很注意以下三点:(1)不能仅靠强硬的态度或强制性的要求,而要明确告诉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110m栏运动员的选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11~12岁,有一定田径运动基础的儿童。这一年龄段是发展神经肌肉协调能力的最佳时机。(2)未显第二性征前基础身高在1.65m以上,成材后身高在1.88m以上。(3)必须具有良好的肌肉快收缩能力,神经肌肉具有“刚性”性质,有硬度而不易拉伤、易激活、易兴奋、兴奋和抑制转换快,具有连续高速运转的能力。其外在表现为:眼神灵敏、目光炯炯有神、动作速率快、爆发力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12岁时50m快跑在6.5s以内。(4)下肢长,尤其是小腿长。下肢与身高之比为56%以上,下肢功能长度(骼前前棘到地面)成才后为1.…  相似文献   
19.
张炎 《成才之路》2010,(7):61-61
幼师班学生以女生居多,且已进入青春期,其形态、机能、第二性征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随着生理上发生的明显变化,她们的心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上课时缺乏应有的体育活动准备,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考核不认真,只求及格,较少参与课外活动,没有喜爱的运动项目,怕出汗,怕脏、怕累等,甚至对体育课产生恐惧感,可谓是体育课的“灰色心理”。  相似文献   
20.
中学阶段,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重要、关键的阶段。生理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出现,性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情绪不甚稳定,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