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195篇
科学研究   3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32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寒暄语是一类只是为了建立和保持社会接触的交际语,在人们生活中大量的使用.它具有程式性、民族性、对象性、平衡性等特征.由于其理性意义的中心地位被剥夺,种种原因导致留学生在掌握和使用寒暄语的过程中出现难题,这将阻碍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应该引起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92.
探讨基于网络语料库的语料阅读对中等及中等水平以上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作用.研究方法是通过教学实验与问卷调查比较语义加工与精细复述这两种不同信息加工方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者词汇习得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中等及以上外语水平的学习者而言,学习者可以分配一定的心理资源"聚焦于语言形式"从而促进了语言形式加工.基于语料库语料阅读的精细复述显著促进被试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对单词拼写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克拉申指出,语言是通过“习得”而不是“学习”掌握的。习得是指通过交际自然而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他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所以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流畅地重复一些句子,背诵一些课文,复述一些内容,却不能让他们成功地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4.
语言学能是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学能测试在国外被广泛采用。相关研究和调查表明了在中国语境下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能测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局限性以及语言学能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5.
教师教学语言之于第二语言习得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在其他学科中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它既作为学习者的目标语,同时又是教师教授语言的媒介。因而就要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归纳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关注,更好的发挥教师话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中级水平留学生在练习中常出现语义搭配不当的问题。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及语义学理论可以确定词语教学中教什么,以什么为重点的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操作的问题。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影响学生“自由运用”的语义问题,把教学重点放在基于语义特征分析上的词语搭配上面。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运用语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非宾格动词泛被动化的状况,结果表明泛被动化失误在非宾格动词的习得过程中相当普遍,但对非作格动词的习得并不存在类似的泛被动化;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较之不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可能要给学习者带来更大的习得难度。  相似文献   
998.
通过提取大二和大四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各类高频词块,分析并探讨了两组不同年级学生在词块运用方面显现出来的差异性。以此为参照,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了英语专业学生预制词块运用的发展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词块使用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词块习得在到达了某一更高级的学习阶段后出现了"固化"。  相似文献   
999.
回顾近年来趋向补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情况发现,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和习得顺序研究两个方面。学习者学习趋向补语时的主要偏误为结构偏误和语义偏误。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语言迁移、规则泛化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学者们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国内关于趋向补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拓展和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对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出现的外语学习低龄化现象以及学前英语学习的热潮,笔者试图从中国英语教学的定位出发,指出中国目前状况下的英语学习并不是越早越好,家长们大可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在学前学英语,即使要进行学前英语学习,也要以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