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17篇
科学研究   166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1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在高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满意度视角,就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2.
长期以来人们对如何培养营销人才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培养手段和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运用行为引导法、环境教学法、模拟公司等多种形式,为营销专业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但上述手段与方法在运用时仅仅重视了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及校内、校外的实践训练,而我们在教学计划中所提倡的第二课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充分的利用。对营销专业而言。其培养对象的很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课堂上是很难培养起来的,也不是通过参加几次社会实践活  相似文献   
3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正在进行一场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社会和大学生个体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广阔平台。通过调查,我们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极大的差异和提升的迫切性,提出了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措施。  相似文献   
34.
张梅 《中学教育》2004,(5):48-48
兴趣课,顾名思义应该以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个性为主。但以往那种由开学初报名然后一直延续到学期结束的封闭式课堂,却大大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我还深深记得这样一幕:兴趣课开始的第二周,在我一如平常的巡视时,突然在楼道里发现了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双手紧握着扶梯,双脚来回地蹭着地面,一脸的彷徨。面对这匹迷失的小羊  相似文献   
35.
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业务素质是工科学生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英语、数学、计算机这三门基础课是密切相关的。该文拟以第二课堂为抓手,课外学分为保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入三门基础课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工科大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英语早读课堂虽然短暂,但不容忽视,它可以作为英语的第二课堂,如何上好早读课,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37.
依据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从情感过滤、习得—学习、监控、自然顺序、输入5个假说层面分析了"英语趣配音"手机软件在英语第二课堂的具体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为高职英语教学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38.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郴州师专外语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明确了三个基本理论,创立了一个连锁素质教育模式,建设了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建立了一套科学化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素质教育初具成效。  相似文献   
39.
本文阐述了第二课堂的地位、作用和实践形式 ,旨在唤起更多的人们重视和关心第二课堂并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40.
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可以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终将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社会是一所生动的大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结合,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