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41篇
科学研究   189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443篇
文化理论   77篇
信息传播   2677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819篇
  2008年   903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随着广播电视的专业化,主持人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持人的特色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主持人的特色化谈了三种主持形式。一是“角色”型主持。节目中的角色是根据节目的要求设计的角色形象。二是特定型主持。特定型主持是最普遍的一种主持形式。他具有节目要求的形象和鲜明的特色。三是本色型主持。本色型主持是以主持人的声音、语言、形象、性格等固有的特色主持节目。  相似文献   
62.
岳萌 《传媒观察》2006,(2):51-52
《社会大广角》是南京广播电视台开办的一档夜间10点开播的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自1994年2月28日开播已经12年,它以其“说你身边的事,说你关心的事,说你想说的事”赢得南京市民的喜爱。该栏目2004年获全国百佳栏目之一。《社会大广角》成功的因素很多,特别是节目中的叙事艺术功不可没。本选取《广角调查》中《较量》一档节目来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一般叙事理论认为,每一个叙事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故事,即“什么人遇到了什么事”(是怎样);二是话语,即“这个故事是怎样被人讲出来的”(怎么说)。而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不仅仅只是回答“是怎样”,更要回答“怎么说”。  相似文献   
63.
新闻是一种叙事文体,是现代人类用以记载最重要经历和事件的方式。不过,现今的新闻似乎渐渐悖离了叙事的本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拉克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在联合出版的《极速》一书中就“抱怨”新闻报道的“事实”太少,认为媒体空间被大量的“评论、聊天、猜测、意见、争论”所占据。他们在分析了美国“克林顿绯闻”的报道后发现,有41%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而是分析和意见。庆幸的是,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新闻传播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播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新闻与说故事”的关联性,并把新闻直接描述为具有叙事…  相似文献   
64.
黄昌林 《新闻界》2006,(2):119-120
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曾援引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一段话来印证叙事时间性的重要意义,他说:“叙事是一组有两个时间的序列……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和叙事的时间(‘所指时间’和‘能指时间’)。这种双重性不仅使一切时间畸变成为可能,挑出叙事中的这些畸变是不足为奇的(主人公三年的生活用小说中的两句话或电影‘反复’蒙太奇的几个镜头来概括等);更为根本的是,它要求我们确认叙事的功能之一是把一种时间兑现为另一种时间。”①也就是按另一个时间方案来制作一个时间方案。在新闻叙事中,这种时间畸变是新闻表现的基本…  相似文献   
65.
重构现实的桥梁——浅析余华的《鲜血梅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血梅花》以解构主义叙事手法颠覆了传统的武侠小说。从表面看,这是对武侠世界的逃离,实际上更是对现实生活的还原。作者以阮海阔主体性的缺失来隐喻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缺乏精神主导的现代人只是一味遵循命运的安排,凭借本能去行动,传达了现代人的宿命意识及虚无主义观念。作品在解构主义叙事的表象后面,蕴含了现实的因素,可以看作是余华向世俗转型前的一种过渡。  相似文献   
66.
徐霞 《视听纵横》2006,(3):110-111
访谈类节目是目前广播电视常见的节目类型之一。这种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的访谈,反映出被访者对于生命历程和事件的叙述与感怀。如何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把握被访者的叙事方式和特点,在被访者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摘取最适合节目需要的事件,激发受众的收听兴趣及  相似文献   
67.
内涵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决定了经济报道首先要寻求“卖”点,才可以从容地面对品味日渐提高的读者。因此,把经济新闻做得和其他新闻一样好看,是专业财经记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拉克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在联合出版的《极速》一书中“抱怨”  相似文献   
68.
新闻作为一种叙事性存在 ,是对新闻所作的一种开放式诠释 ,其知识视角是将新闻本身作为一种叙事 (discourse)加以分析 ,认为意义建构是新闻叙事的主要功能 ,强调风格叙事方式、话题叙事方式与社会利益、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强调因之而形成的新闻叙事的流转与变化。这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本质定义 (强调新闻的事实性和信息性 )互相支撑 ,形成了对新闻的全面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69.
何谓电视法制访谈节目?简而论之。它是通过演播室访谈或讨论的形式对所展示的法律事件《典型案件》进行法理辨析的一种节目类型。如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元月2日推出的《今日说法》,该栏目遵循“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百姓办实事”的宗旨.采取以案说法.百姓参与讨论.并有专家评点的节目样式,深受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70.
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化类节目改版。《第十放映室》栏目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收视率增长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