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96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53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4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981年底,梁衡身为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的记者在福建采访,他坐公共汽车从福州到厦门时,路边闪过一条标语:“栽树要有打虎劲,护林要有绣花心”。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可这条标语着实让梁衡思索了一番,他想,当记者何尝不是这样呢?“采访勇如初生犊,写作巧似绣花妇”,这个座右铭就这样在梁衡的脑海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七十年前,红军长征中编辑出版了一批油印的报刊。红军报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团结官兵,战胜敌人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发动"大肃反".这场运动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大批干部被杀.当时红军五名元帅中的三名也死于非命.日前,<上海译报>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的报道.报道中还直接披露说,斯大林发动这场运动的直接起因,就是"基洛夫谋杀案"的发生等.而详情到底为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4.
于斌  光生 《湖北档案》2006,(10):48-48
湖北省档案馆馆藏中有一本红军时期保存下来的小册子,小册子中抄留有"红军里一个兵士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10月22日至11月1日,由湖北省档案局主办和七市档案局协办的"红军长征与湖北巡回展"在武汉、咸宁、鄂州、黄冈、孝感、天门、荆州七市展出,20万人参观展览.红色档案公布送展老区、进闹市、进军营、进学校的作法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6.
解析媒体形象广告口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欣 《传媒观察》2006,(3):19-20
“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追求最出色的新闻”,“高度决定影响力”,“让事实说话”……一时间,一向“为他人做嫁衣”的新闻媒体,也开始高呼口号,为自己做起了形象广告,林林总总的形象广告口号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是红军从中央苏区开始长征70周年。当年中央苏区尽管在国民党反动派重重“围剿”之中,军事、政治、经济斗争十分艰苦,但革命文化却在斗争中蓬勃发展,打破敌人的封锁和压迫,解除反动统治对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创造工农的苏维埃文化,支持与促进当时革命形势向前发展,这是我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应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18.
齐霁 《档案时空》2006,(11):6-8
从1955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少将以上的将军共计1614位,其中元帅10位、大将10位、上将57位、中将177位、少将1560位。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南征北战,英勇奋斗,被全国人民尊称为老一代将军或开国将帅。  相似文献   
19.
梅羽 《四川档案》2006,(6):12-13
今年是朱德一百二十周年诞辰,又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陕北七十周年。为此,我们撷取朱德长征在四川期间的一组历史镜头,缅怀敬爱的朱总司令。  相似文献   
20.
在黑颈鹤飞翔的天空下,在河曲马奔驰的草原上,在大熊猫、梅花鹿生息繁衍的土地上,走过一支叫红军的队伍,这块土地便跟随着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而闻名国内外,这里就是神奇的若尔盖大草原。在中国的革命史中,这块土地给予人们的记忆,决不仅仅是纯粹草原的定义,而是革命的概念,这里被视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再生之地,这里是雪山草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