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周汝昌先生和余英时先生红学主张的分析,深化对"什么是红学""红学为何,红学何为""红学何以为学"的探讨和认识。文章提出"红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规定红学的研究对象、红学的本体性质及其要解决的特殊的问题、红学的研究方法,我们才有可能科学地认识伟大作品《红楼梦》。  相似文献   
62.
牛芳 《文教资料》2010,(19):21-23
"文革"以后的红学研究横向上大体可分为"文献研究"和"文本研究"两个部分。文献研究可分为索隐派、考证派和版本研究三类;文本研究则分为运用传统方法研究和运用西方理论研究两支。"文革"以后的红学研究因历史背景的变化,显现出研究逐渐回到作品文本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3.
生命的挺举     
既然是翻拍经典,新版《红楼梦》就注定要被推上风口浪尖。从开拍到杀青不到两年时间,翻拍的新版《红楼梦》,从定妆到开播,都遭遇观众猛烈“拍砖”、“拍石头”,成了名副其实的“新版《石头记》”。在内容方面,红学家们大多肯定了其改编忠实于原著。但对于新版《红楼梦》和1987年版截然不同的大结局,红学家西岭雪认为,这是对红学研究的倒退。  相似文献   
64.
余英时与赵冈在红学研究上曾有论争,涉及红楼梦主旨、大观园、情榜等重大问题,极具代表性,可视为百年红学研究中的标本和范式。然而,其争论的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释,有必要详细剖析此范例,澄清相关问题,将红学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65.
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既不是专门的红学家,也不是学者、教授,就其职业而言,不过是一名小出版机构的普通编辑。虽然极为普通,但在编撰20世纪红学史时,不论如何都要为这位人物写上一笔。就对红学研究的推动和影响而言,他并不比一般的红学家逊色,甚至还要超过他们,因为是他改变了人们阅读《红楼梦》的习惯。此人就是汪原放。一个新的阅读时代的到来汪原放(1897~1980年),安徽绩溪人。评述汪原放对20世纪红学的贡献,需要将其放在《红楼梦》二百多年来传播、接受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此前,《红楼梦》的传播、接受,经过了传抄和刊印两个阶段。从《红楼…  相似文献   
66.
将统计方法运用于红学研究,既拓宽了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也为红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文章针对运用统计方法研究红学问题的文献,做了全面的回顾和梳理,总结了利用统计方法研究《红楼梦》的现状。分别从文献发表年代、采用的统计方法、研究角度、研究成果等方面阐述,并概括性地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中呈现出的问题及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7.
土默熱 《中国文化》2012,(1):175-193
所谓"三生石畔红学新说",即学界俗称的"土默热红学",系笔者积三十五年之功,独力创立的一个红学新说。这一学说对《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源流、文化传承、民俗宗教等,另辟蹊径进行了新探索;对作品的创作缘起、故事素材、人物原型、审美建构等,别开生面做出了新阐释。该学说由晚明气脉论、洪升著书论、蕉园素材论、西溪背景论、钗盒情缘论、遗民思想论、芹溪托名论、脂砚评点论、假语村言论、浙西.  相似文献   
68.
<正>18世纪的中国诞生了一部《红楼梦》,人类文化史上升起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星。200多年来,以《红楼梦》的研究为中心,出现了"红学"这样一门新的学问。红学之中,又繁衍  相似文献   
69.
本期语萃     
《文化学刊》2011,(1):1
总之,红学版本上的问题很复杂,稍有不慎即酿误判,大家有必要警惕"因为没见过所以不存在"的逻辑失误。鉴于以上甲戌本独同于张新之评本变文的例证,笔者认为,由所谓"甲戌本独出"的异文最正确的现象,并不能证明它就是曹雪芹的原本原笔,而且,这不但  相似文献   
70.
周汝昌先生,当代大学者、知名的红学家、艺术大师.外面都知道他是红学家,其实,他的才学不仅仅局限在"红学"一隅,更在思想、哲学、美学以及中国文论、艺论、考据等方方面面深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