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0篇
  免费   4篇
教育   3632篇
科学研究   141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157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2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15):57-57
“风流云散”意思是像风一样流动,像云一样飘散。比喻原来聚在一起的人零落离散。语出汉·王粲《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济岱江行,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例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十八回:“自从虞博士去了,这些贤人君子,风流云散。”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一〇六回“:众姐妹风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汪曾祺《落魄》:“开饭馆的江西人、湖南人、山东人、河北人全都风流云散,不知所终。”柯灵《鱼书》:“偶然在风晨月夕,想起那些风流云散的故旧,便不禁引起一缕深沉的寂寞。”  相似文献   
52.
周汝昌先生1947年开始研究《红楼梦》,60年来成果卓著,出版著作数十部(见封二介绍),被誉为"新中国研究红学的第一人".①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三个月连印三次,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关注,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大事.[1]179-204[2]2004年5月,他以86岁高龄出版的皇皇巨著《石头记会真》,精装10卷,洋洋500多万言;同年9月,他出版的精校本《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堪称自《石头记》传抄本以来,第一个最接近曹雪芹原书原貌的真本善本,这两部书的问世再一次震动了红学界.2006年10月13日上午,笔者在侯廷臻先生的陪同下,就《石头记会真》的编纂经历、阅读方法等问题采访了周先生.同时还邀请到三位红学家--王畅研究员、侯廷臻先生和乔福锦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生作了种种思考,试图找到一条解决生之痛苦的良药,可是经过一番探索,他不仅否定了现实的人生,而且对出家和神仙世界同样持怀疑态度。只有摆脱了精神上的纷扰和肉体上的羁绊,才是告别人生痛苦的唯一途径,这是作心灵的归宿。这与庄子的避世思想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54.
红楼梦》作者通过对贾宝玉独特心理成长过程的描写 ,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是其独特生理、心理成长的结果 ,又是一种社会影响的结果 ,还是一种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 ;正是有了这一女性化心理细致深入的描写才使贾宝玉这一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而成为不朽的典型  相似文献   
55.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以人物性格塑造为构思和创作的中心 ,在艺术形式和方法上 ,也必然以性格刻划艺术为美学追求。本文试从人物性格刻划——内心外现法谈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6.
《红楼梦》詈语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一书詈语丰富,使用频繁。常用詈语有84个(组),至少有88人在不同的场合共使用了483次。《红楼梦》中詈语使用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身份差异、场合差异和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57.
红楼梦》中茗烟之“滑”是“油猾”而非“狡猾”,其“油滑”是一种“聪明”的“变形”,在“油滑”的另一面尚保留着必灵中的某种清纯与可爱。  相似文献   
58.
论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首先论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四个方面,然后分别论述各个方面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并用《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一些例子来论证其影响。  相似文献   
59.
红楼梦》①中的京腔京调以亲昵、喜爱、生动、轻灵的语句著称于世,对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很大的影响。北京话的特色是流畅圆美又简洁,特别是儿化词的使用贯穿始终,在语气上更有一种音韵美,读来使人对小说再现的北京生活气息油然而生亲切之感。儿化词在该书中的运用比较普遍,百二  相似文献   
60.
李慧 《文教资料》2005,(17):45-4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从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人才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形象地阐述了自己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者研究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