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研究bcl-2及c-f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中bcl-2、c-fos的表达.结果:bcl-2和c-fos在胃癌中表达的强弱与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胃癌侵润深度、年龄无关(P>0.05).结论:bcl-2和c-fos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和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guanine-DNA methytransferase,MGM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乳腺肿瘤组织中HSP70和MGMT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肿瘤中HSP70的阳性率为80.00%(52/65),MGMT的阳性率为60.00%(39/65),二者呈中度相关性(r=0.46)。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HSP70和MGMT的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检测HSP70与MGMT对乳腺肿瘤预后和化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收集手术切除人腭扁桃体标本6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以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阿尔新蓝—番红花红(AB—S)、长时间甲苯胺蓝(LTB)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呈vip免疫反应阳性,分布于淋巴小结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中。AB—S染色呈蓝染颗粒;LTB亮色显示肥大细胞数目较多呈深蓝色,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未能显示。木研究结果提示:人腭扁桃体内肥大细胞有异质性,其中部分肥大细胞含有血管活性肠肽。  相似文献   
74.
为了建立骨组织的制片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标准化实验方法,达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质控要求,详细介绍了骨组织的取材、固定、脱钙、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染色及其质量控制环节。用此法制备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具有阳性结果呈颗粒状的棕黄色,定位准确,对比明显,背景浅,组织结构与细胞轮廓完整、清晰,适合显微照相以及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该方法可作为骨组织的制片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标准化实验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与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早期治疗大鼠脊髓挫伤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BenchmarkTM 颅脑损伤撞击器制备大鼠脊髓挫伤模型,损伤30 min后,rHuEPO组腹腔注射(ip)rHuEPO(5000 UI·kg-1·BW),MP组尾静脉注射(iv)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 mg·kg-1·BW).采用Harris氏HE染色,Luxol固蓝染色,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Neu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结果:损伤1,3 d后,MP组挫伤中心及前、后3,5 mm处灰质前角神经元存活数量、残存髓鞘面积及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数均高于rHuEPO组.损伤14,28 d后,rHuEPO组挫伤中心及邻近部位囊腔区域面积和星形胶质细胞抑制率高于MP组.同时,rHuEPO组挫伤中心及前、后3,5 mm处灰质前角神经元存活数量、残余髓鞘面积均显著高于MP组(P<0.05).结论:30 mg·kg-1·BW MP早期治疗大鼠脊髓挫伤第一周能显著改善神经元存活、髓鞘脱失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rHuEPO的长期疗效逐渐显著.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检测鼻咽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 (Microvesselcount ,MVC) ,以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6 8例鼻咽癌NPC和 12例鼻咽部粘膜慢性炎症的石蜡标本组织中血管内应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并根据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的内皮细胞对微血管进行计数 .结果 :1) 6 8例鼻咽癌标本中 4 1例VEGF检测阳性 (6 0 3% ) ,对照组 12例鼻咽部粘膜慢性炎症标本组织均未见阳性着色 . 2 )鼻咽癌组织中的MVC显著高于鼻咽部粘膜慢性炎症组 ,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MVC转移组均高于非转移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 0 1) . 3)鼻咽癌组织中的VEGF表达和MVC随着临床分期上升而升高 . 4 )在鼻咽癌中VEGF表达与MVC呈正相关 (r=0 . 75 5 5 9) ,相关有显著性 (P <0 0 0 1) .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计数与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有可能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 ,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 .对采用血管生成抑制剂防止鼻咽癌转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c-fos在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兔抗人c-fos多克隆抗体,SP免疫组织化方法检测76例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结果:c-fos在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2.6%、63.3%.c-fos在淋巴结转移癌的表达率高于胃癌(P<0.05).结论:c-fos在淋巴结癌的表达率高于胃癌,此现象说明,c-fos和癌的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后c-jun和c-fos基因表达的特点.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法复制大鼠脑挫裂伤动物模型.伤后30′、1h、2h、4h、8h、24h和72h杀死大鼠取脑组织,石蜡切片,用PV6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fos无阳性表达,而c-jun呈弱阳性.模型组c-fos阳性神经元分布在伤灶周围区皮质1-2mm范围和部分海马;c-jun阳性神经元在伤侧皮质和海马广泛分布.结论:c-jun基因表达较c-fos更强烈、更广泛和表达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Ki-67、VEGF、CD3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9例乳腺癌和34例乳腺良性病变的Ki-67、VEGF、CD34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良性病变中的Ki-67、VEGF、CD34阳性率分别为53.1%、78.6%和100%;乳腺癌中的Ki-67、VEGF、CD34阳性率分别为75.6%、80.9和100%。乳腺良性病变中Ki-67、VEGF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D34不存在明显差异;Ki-67、VEGF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在低度恶性肿瘤与高度恶性肿瘤中存在明显差别.并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CD34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在低度恶性肿瘤和高度恶性肿瘤中不存在差异;Ki-67、VEGF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在淋巴结未转移组和转移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别.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密切相关.CD34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在淋巴结未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别;Ki-67与VEGF、VEGF与CD34表达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结论:Ki-67、VEGF、CD34与乳腺癌的病理参数之间存在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是制定乳腺癌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的重要依据,是对传统的激素受体检测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昆明鼠腹腔注射甲苯急性中毒的自主活动性改变,脑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神经递质与酶的改变;探究甲苯急性中毒神经损伤。方法:昆明鼠随机分成6组,8000mg/kg,4000mg/kg,2000mg/kg,1000mg/kg,500mg/kg等不同剂量甲苯小鼠腹腔注射制作急性中毒模型,NS对照组,4d、6d、8d、10d、12d、14d运用程控自主活动箱检测神经兴奋性变化;选择2000mg/kg、1000mg/kg、500mg/kg剂量组及NS组,1d、7d、14d取小鼠的脑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HE染色、Nissl硫堇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小鼠大脑皮层的ChAT、GABA、Glu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甲苯急性中毒后,自主活动明显降低(p<0.05),2000mg/kg与1000mg/kg、500mg/kg比较有差异(P<0.05)。(2)脑HE染色显示甲苯组1d无明显变化,7d神经胶质细胞可见空泡变性,14d神经胶质增生,随剂量增加而严重;Nissl硫堇染色显示染毒各组与NS组比较在1d无变化,14d尼氏体减少,核空泡化,并随剂量增加而严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hAT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大脑皮层,1d未见明显变化,14d明显减少;GABA免疫阳性细胞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广泛分布,1d、7d各剂量组未见明显变化,14d轻度减少;Glu免疫阳性细胞1d各剂量组未见明显变化,14d减少明显。结论:(1)中毒小鼠自主活动性降低(P<0.05);(2)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神经递质表达和含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