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篇
教育   428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探营。欲想在鱼儿稀少的散塘钓有所获,钓前去探营摸底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不了解情况,懵懵懂懂前去,靠撞大运,往往会落个“白当一天姜太公,最后闹个两手空”的结局。如果事先对所去的散塘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再行前往就有了几分把握。那么,探营都要摸清哪些情况呢?笔者的做法是:1.塘主放鱼情况,放的是什么鱼,放多少;2.该塘有哪几个部位较爱上鱼;  相似文献   
42.
43.
意外的闯关     
刘世振 《围棋天地》2004,(24):21-21
尽管近几年彭荃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大赛经验,但是农心杯这样团体性质的比赛他还是第一次参加。面对已经二连胜的高尾绅路,彭荃有些放不开手脚,棋局的质量差强人意。因对手在关键时刻连续失误,彭荃总算有一个幸运的结局。  相似文献   
44.
杰克·伦敦的北方小说与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在作品内容上有两个明显的共同点,都表现出作者的逃避倾向和对死亡的关注.同时,由于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笔下的退避和死亡又呈现出不同的方式.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笔下人物逃避现实的原因、方式和结局及分析两位作者对死亡的认识和书写,可以看出杰克·伦敦主要将死亡归因于对抗自然的结果,而厄普代克则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死亡主要在于精神层面.连线厄普代克与杰克·伦敦对逃避和死亡的描写,可以勾勒出美国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45.
新海诚,1973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电影导演、影像作家。在游戏公司任职的同时,独立制作动画电影《星之声》,并于2002年公映,荣获多项大奖。2004年,其制作的动画电影《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上映,荣获日本第59届每日电影竞赛动画电影奖。《秒速五厘米》是新海诚于2007年发布的动画电影,正式上映后,在日本多次加映,上映周期之长前所未有。本部小说的DVD也创下了极佳的销售记录。同年在亚洲太平洋电影奖中获得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秒速五厘米》是导演新海诚为读者呈上的第一部小说。他通过纤细的笔触,将自己导演的动画电影《秒速五厘米》中无法言说的他、以及她们的心境波动,感性细腻地描绘出来。《秒速五厘米》是一部完全写实的作品,一改新海诚之  相似文献   
46.
女儿将睡时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老人与海》。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去一条大鱼,发财了吧?"她"切"了一声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真是看书越多越迷糊!"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大部分书的结尾都是说,谁谁谁经过奋斗发财了,谁谁谁成了名人,或者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就是受了这些书的影响。而《老人与海》的结局恰恰是:老人一无所有,他总说自己被  相似文献   
47.
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高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活动的热情,并能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由旧内容向新内容的自然过渡,从而优化英语课堂学习的效果(钱希洁,2005),课堂导入的设计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8.
作者叙述视角的范围取舍和写作目的的限制是形成《李娃传》"无声"结局的特定因素。李娃是一个按照男性作者的叙述视角和写作目的重塑的理想化的主观意象,同时也是被隐藏了内心真实想法和正常欲望的妓女形象。  相似文献   
49.
:《雷雨》和《茶馆》两剧的题材和风格特点均不相同 ,尤其是结构 ,前者运用的是锁闭式 ,后者运用的则是行云流水式 ,但两剧的事故结局都表现出必然的趋势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0.
白居易的传世名作<长恨歌>流传千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由于"恨"在现代汉语中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词,意思是"怨恨,仇恨",一般的选本和教材对"恨"的意思都不加以注释和说明,如<唐诗鉴赏辞典>中的一段话:"<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