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许爽 《内蒙古教育》2008,(10):37-39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写文章要如此,上语文课也应如此。不仅开课导入教师要精心设计,使学生为之一震;一课结束时教师也必须在语言设计上仔细琢磨,反复推敲,达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结束语,就是课堂要结束时教师对这堂课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总结的语言.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编排而成的,有些作品的内涵,非常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忽视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思索和回味的结束语,这些语言或是总结式的,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或是探讨式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是朗诵式的,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受到感染教育,从而使本节所学所悟得到内化升华.下面,本人结合实际工作,浅谈关于设计结束语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3.
刘学辉 《考试周刊》2011,(11):38-38
导语和结束语在一堂课中至关重要,作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导语与结语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4.
借助思品中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师对有关心理知识的传授,典型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明白道理;通过实施各种活动,产生情感体验,来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5.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也蓬勃发展。每年都在进行新项目的建设。每一个项目都必须进行严格的项目管理。本文针对2160mm热轧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进度控制的现状,总结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6.
结束语,顾名思义是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时用的语句。它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结束语的作用 首先,巩固知识、承前启后。一个巧妙的结束语能强调重要的事实、概念,概括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更加清楚、明确、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为迁移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伟大的友谊》一文,结束时板书这样一句话:“课文从生活和事业两个方面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亲密合作,建立了伟大的友谊。”然…  相似文献   
77.
我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因此,对于课堂,我既注重课堂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的突破,也注重课堂的结束语。写文童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我常常觉得,一堂好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文章,有引人人胜的开头,有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更有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好的结尾,不只是对一节课的总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  相似文献   
78.
在秋天播种     
“夏花给我的教育教学扣上一枚枚印章,我在花圃中休整,等待再一次出发”,这是我上学期期末总结的结束语。夏花灿烂已过,我要秋叶的静美。我是大自然的孩子,牢记春华秋实的昭示,不忘播种。我的田很简单:家人(亲朋)、学生、社会,三份田中常耕常新的是学生,今年我有新的打算。  相似文献   
79.
新闻联播给人的感觉总是严肃的,但在2014年新年的第一天,新闻联播竟然开始“卖萌”了。当新闻接近尾声时,画面切换成了祖国各地的风光,而主播康辉的结束语是:“朋友们都在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就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此言一出,迎来了很多网友“点赞”,并感叹“今天的新闻联播太浪漫了”,也有人调侃“新闻联播你这么‘萌’央视知道吗”……  相似文献   
80.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状态。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其兴奋中心开始转向校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变换课堂活动方式。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激活学生新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