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35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读完丽莲·凯兹所著的《与幼儿教师对话》一书后,我发现,这是一本易于读懂,将问题和道理用平实的语言阐述清楚的充满智慧的书籍。其中让我感触良多的是第六章——《是教育,还是让孩子兴奋》。兴奋是什么样的,在教育中有何表现?它在教育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将兴奋引入我们的活动。如,在歌唱活动"吹泡泡"中,教师借助吹泡泡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圆圆的、透亮的泡泡在教室里四处  相似文献   
992.
刘和刚是当今中国民族歌坛新秀之一,中国著名青年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他的演唱打破了自央视青歌赛开赛以来的最高记录,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青歌王子"的美誉,再加上他所演唱的歌曲大多数是以表达亲情为主题,所以刘和刚也被广大观众称为"亲情歌手"。他的演唱情感细腻、吐字清晰、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旋律优美,并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并融入了现代通俗、时尚的流行性因素。  相似文献   
993.
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将联觉融入歌唱教学,让嗅觉与声觉、动觉与声觉、视觉与声觉、听觉与声觉相互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二度创作”,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情感,并以自己的理解,形象地表现这种情感,进而获得丰富的音乐想象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幼儿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游戏化音乐活动时,应对音乐作品本身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关注音乐的审美价值,挖掘音乐元素,并将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和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厘清核心价值,精准把握目标。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精致游戏设计,提升审美感受;丰富游戏方式,巧妙突破难点。同时,立足学习品质,助力幼儿愉悦成长,努力让幼儿感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探讨了歌唱发声与气息力度之间的关系。指出歌唱的艺术是气息力度控制的艺术,气息力度的控制对歌唱发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歌唱是语言和音乐结合的产物,语言是歌唱的基础。要想完美演绎歌唱艺术的魅力,就必须注重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也就是要增强歌唱语言的纯正性、注重歌唱语言的生动性、正视歌唱语言的歌唱性。  相似文献   
998.
歌唱艺术是不断创造的艺术,歌唱者不仅要解释、再现原作,将无声的作品变为有生命的歌唱,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审美和演唱个性融于作品中,对原作进行补充、丰富,才能使所演唱的作品焕发出光彩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9.
从歌唱发音产生的物质基础——机体系统生理机能活动的角度,阐述了歌唱学习训练的实质——机体系统歌唱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此规律,获得机体系统用于歌唱艺术表现的整个过程。而运用机体经络综合控制系统,就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和掌握机体歌唱生理机能活动的基本规律,促进歌唱机能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抓住声乐教学的旋律线,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艺德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拓创声乐教学的新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音乐语言,把握其歌唱方法、歌唱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心理,从而收到声乐教学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