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第一次认识"朴素"这个词,是三四岁时从街上的大喇叭不断播放的《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听到的。那时的"朴素",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是那句"艰苦朴素永不忘"。而后入学了,"朴素"变成了我作文里的二字"箴言",每每使用,总是屡试不爽。而今入职了,在全国一片"朴素教育"的呼声中,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起"朴素"这两字。阅读完汤勇的《做朴素的教育》,我沉思了良久。"我以为,朴素的教育就是体现质朴、本色、宁静,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带着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92.
自从在《中小学管理》上看了肖川先生的系列文章——《教育漫笔》之后,我就对他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前不久,终于买到了由湖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的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和《教育的视界》。其中,《教育的视界》是本论文集,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作为基层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我更偏爱《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随笔集。它固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管理,但其中洋溢的教育理念,却是我们学校管理者十分需要的。没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校长要想在现代教育中有所作为,那是很困难的。我喜欢书中优美的文字富有诗意——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3.
我打算用一生来写这三本书:《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艺术与趣味》三卷本教育随笔系列。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有的文章不很理想,需要替换下来,有的文章整体上还不错,但仍然需要润色,需要不断推敲。我非常认同约翰·布雷恩的观点:“如果一本书不能被大声朗诵出来的话,它就不是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能够给人以心智的启迪,也能够给人以美的陶冶。我的书是为教师写的,我力图反映教师的需要与趣味。在我写作时,我的头脑中总是浮现出在重庆的巴蜀小学,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在广西师大,在北京崇文区,在青岛,在…  相似文献   
94.
还没听肖川教授的报告,就听到刘良华博士对他的评价:讲到动情处天花乱坠、口吐莲花、语惊四座。 报告的主题更是让人期待:教师的幸福成长。幸福——多么诱人的字眼,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守着清贫、默默无闻的教师而言。我总以为,幸福,是个别教师的专利,是优秀教师的专利,是一些名师的生活。  相似文献   
95.
一次偶然,读到肖川博士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与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  相似文献   
96.
<正>古希腊有一句格言:"闲暇出智慧"。林语堂先生认为:"文化,根本是空暇的产物。"肖川先生也说过:"理性的顿悟,灵性的生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创意,往往在闲适轻松时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这些都在点化我们,不要忽视闲适。细细想想,课堂更需要心情的舒展和灵性的迸发,它呼唤着师生智慧的闪现,期待着师生创意的翩然而至。  相似文献   
97.
前方的路     
肖川博士是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熟悉的教育学。他思想新税,视野开阔,对教育有丰富的理解。而他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缘于他对于社会、历史与人生的理解。用他的话说,“一切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和化问题”。有鉴于此,从本期起,我们特别开设《肖川人随笔》专栏。刊发一组肖川博士有关社会、人生的人随笔,以飧读。  相似文献   
98.
<正>读完肖川先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教师的"六个学会"》一文,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的确这是一本好书,能给人以指导,引领人积极向上。这篇文章中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作为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
《小作家选刊(小学)》2011,(4):F0002-F0002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的报告,立足真实,愿景高远,解决教育者的心理困境,直抵教育者的内心世界;肖川的报告,引起普遍的共鸣,在于他的报告生动新颖、轻松自如,超越了现实维度下的定势思维,带领大家走入一个全新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0.
《小作家选刊(小学)》2011,(2):F0002-F0002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的报告,立足真实,愿景高远,解决教育者的心理困境,直抵教育者的内心世界;肖川的报告,引起普遍的共鸣,在于他的报告生动新颖、轻松自如,超越了现实维度下的定势思维,带领大家走入一个全新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