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因为我长得很胖,也很矮,不足1.5米,我的心一直被自卑感缠绕着。可我很会伪装,我心里想什么,从来也不和任何人说。久而久之,我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很想找一个人谈心,但是我不相信任何人。孤独,寂寞,空虚,恐惧,整个占领了我,我就像一个废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精力。我害怕以后的人生。马老师,我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心理负担?我该怎么办? 一个苦恼的女孩:小玉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对一个班集体而言,人数不多,但却是教师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班级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优等生有意排斥和他们在一起,而他们又融不进集体中。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后进生克服自卑心。  相似文献   
13.
王凯湘 《职教论坛》2003,(15):55-55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就是指那些比其他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水平的学生。其外在的界定标准是看其实际学习成绩是否明显低于从其能力看应达到的水平。学业不良学生在各类学校中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中,都占有一定比例,而且对所在集体和周围个体带来影响。通过对不良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心理分析学业不良学生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既是造成其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自卑心理。由于学习和品行表现受到别人的否定性批评,受到挫…  相似文献   
14.
背景提示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去年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老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新闻媒体上曾经揭露了不少教师采用恶劣手段体罚学生的事例:如有教师随意罚站学生,有教师用胶布贴学生嘴巴,甚至有残暴教师将学生殴打致死……如今,有些教师对学生采取的“语言暴力”,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于是有人将那些“劣师”、“差师”称为“魔鬼教师”。只有心理健…  相似文献   
15.
自卑心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认为,人在生活中时刻都可能产生自卑感,比如先天的、生理上的缺陷,在家庭中的地位,走上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等,都可能让人产生不完满、不得志,比别人差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17.
18.
生性胆小的学生大多表现为自我封闭,自卑心较强,远离群体,孤雁独飞。从心理健康角度上讲,这种学生长期处于自闭、自卑状态,心理压力较大,属典型的非健康心理,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做为老师,我们必须加强对这类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目前有很多学生自卑心战胜了自信心。造成学生失去自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