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49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因为对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吵得面红耳赤呢?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有没有因为对同一个观点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争论不休呢?答案是肯定的。为了开拓大家的思维,为大家写作找到更多的思考角度和方向,我们每期将为大家提供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供大家争鸣(最新话题详见秋千网)。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cxzwtougao@1.com  相似文献   
42.
经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简称基金委)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简称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成功合作六年的基础上,继续联合设立“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支持在全国范围内选派优秀的中小学外语教师赴英语语言国家进行为期3-6个月的外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现代应用语言学和外  相似文献   
43.
梦的基础南非,有着1221038平方公里的土地,4460万的人口。正如当年欧洲那些探险家在风浪之中把开普半岛的岬角命名为“Goodhoop”一样,今天,有许多立志到海外留学的年轻学子也把南非视作他们的“Goodhoop”。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十分陌生而神秘的国度,为什么会在短期内吸引如此众多的学生前来留学。让我们听听来自中国留学生的声音:“南非实行英联邦的教育体制,大学治学严谨,文凭受到英美国家认可。”“南非大学学费收费低,生活水准也不高,适合我们中国学生生活。”“这儿空气新鲜,校园环境好。”各种理由不一而足,说的都是南非高等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44.
受德国联邦教研部委托,联邦统计局最近公布了“1992-2002年在国外的德国留学生”统计结果:2002年德国有5.59万名大学生在国外大学注册学习,比2001年前增加了5.9%。德国因此成为继韩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派出国。  相似文献   
45.
何德功 《海外求学》2004,(20):56-57
据日本官方统计,到2003年,中国大陆在日本的留学生已经超过10万人,升学前学习日语的就学生为31669人,多数为高中毕业生,在日本这就算“小留学生”了。  相似文献   
46.
当前我国自费出国留学的基本状况、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多年来,我国的出国留学政策是由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政策、单位公派出国留学政策、自费出国留学政策以及留学回国政策这四个系列的二级政策共同或交叉组成的。而近几年自费出国留学正处在“如何导向与对策”的十字路口上,对其进行政策性研究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自费出国留学诸多现象的综合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若干对策与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7.
48.
《海外求学》2003,(17):42-45
9月是众多留学申请者开始选校工作的时候了。相对于准备留学文书来说,如何选择学校可能是最麻烦、最耗费时间的事情,也是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的地方。然而,如前所述,选择学校直接影响到申请的成功率和毕业后的就业前景,还影响到申请时的花费。  相似文献   
49.
陈小牧 《海外求学》2004,(11):54-55
随着一年一度高考的临近,选择“国内大学”就读,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再次成为无数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学生和家长在做出选择时把握以下几个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0.
作为近代中法最早的合作办学形式,里昂中法大学(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Lyon)曾对中国出国留学和中法教育交流产生过积极影响。笔者希望通过此文增进读者对里昂中法大学这个特殊时期产物的了解,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更好地推动中法两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