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061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171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和人类交流的日益频繁,旧有词汇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便产生了许多新的字和词及新义.为了更好地欣赏与应用.本文试探讨了新词开创产生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992.
汪伦 《英语辅导》2000,(4):31-31
Congratulations and sincere good wishes on your birthday.衷心祝您生日快乐。  相似文献   
993.
英语习语(idiom)是英语语言的民族风格及其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它是语言的精髓,是语言实践的结晶。习语(成语、惯用语)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idiom: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mt as a whole.每一个学英语的人都会遇到类似下面的短语:  相似文献   
994.
995.
谭安丽 《文教资料》2010,(14):46-47
文章主要通过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对指称意义、语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不同处理手段,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信息和保存原文风貌。对指称意义翻译的探讨较为深入,分别指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汉语和英语完全对应、不完全对应和汉语或英语意义空缺时的翻译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96.
《学周刊C版》2016,(25):243-244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英语的被动语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在英语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西方英美语言文化的主要内涵就反映在被动语态中,因此掌握好英语的被动语态对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汉语善用主动语态,把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态特点,对学好这两种语言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997.
该文从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视角出发,重点研究汉语中随社会发展大量涌现的新词及流行语的翻译策略。由于中日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新涌现的新词及流行语又未及时收录到现有的词汇体系中,这对中日间的文化交流无疑形成了隔阂及障碍。笔者将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翻译目的论引入新词及流行语的中日翻译中,并比较对照2008年至2015年这几年间中国教育部及国家语言委员会发布的新词及流行语的翻译方法,参照北京出版的唯一一个日文原版综合月刊——《人民中国》中的"新词网络语"栏目中的权威介绍,探寻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从而考察研究新词及流行语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从词典学的角度出发,结合FUDGE标准,探讨"新词"的科学界定问题。时代的快速发展给"新词"的科学界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通过将新词界定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进行比对,发现"新词"的界定不是一个单凭几条规则或原则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项融考据和预测性研究于一体的工作,不仅涉及"新词"的频繁性、受众性、广泛性、衍生性、延续性,而且还涉及其他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99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本文以汉日新词中的外来语、委婉语、缩略语为切入点管窥两种语言背后隐藏的不同的文化心理。通过对比有助于人们了解新时期下两国文化心理的差异,也为汉日词汇习得、翻译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近几年,许多非传统用法的"被"族新词大量涌现。部分"被"族新词产生了新用法,如受事主语被强制、受事主语被欺骗、受事主语被"娱乐"等。这些"被"族新词的涌现与流行,与语言的求新机制、类推机制、经济机制等语言机制以及与公众渴望参与舆论和诉求表达的心理、公众渴望了解真相和追求真实的心理、公众渴望个体权利实现最大化的心理、公众渴望生活娱乐化和幽默化的心理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