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002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1179篇
教育   408969篇
科学研究   35892篇
各国文化   141篇
体育   10412篇
综合类   13027篇
文化理论   1424篇
信息传播   17062篇
  2024年   1433篇
  2023年   5719篇
  2022年   3279篇
  2021年   6700篇
  2020年   7807篇
  2019年   9626篇
  2018年   4889篇
  2017年   9382篇
  2016年   13598篇
  2015年   19982篇
  2014年   43257篇
  2013年   35892篇
  2012年   37337篇
  2011年   43346篇
  2010年   37089篇
  2009年   34504篇
  2008年   36936篇
  2007年   28562篇
  2006年   20665篇
  2005年   18696篇
  2004年   15712篇
  2003年   14978篇
  2002年   12612篇
  2001年   9393篇
  2000年   8658篇
  1999年   2143篇
  1998年   1285篇
  1997年   889篇
  1996年   637篇
  1995年   483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273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以趣激学,激发学生口语表达、逻辑推理、语感分析、主动识记的潜能,通过情境创设、音乐导入、游戏模式、思维导图等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英语学习信心,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素养和思维认知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关键能力是高考评价体系"四层"的考查重点,作业是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生物学作业进行模型化、流程化和进阶化的设计,目的是建构思维模型、领悟探究过程和训练逻辑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4.
陈正林 《甘肃教育》2021,(6):110-1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思考、探究中实现自我发展。基于此,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含义出发,简要分析该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而分析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以期对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本文针对目前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具有针对性的教改措施,其中包括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等,为以后的农村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6.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在教学流程、师生角色、课堂时间规划、教学手段、资源及评价体系等多方面颠覆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标准化课堂。这样的颠覆与个性化教学理念相契合,促进了大学英语课堂的多维有效互动,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满足了个性化评估的需求。  相似文献   
47.
48.
《考试周刊》2019,(91):25-26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推进,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初中语文考试内容的设计与方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考试命题方面以及考试内容的渗透方面,深深地体现出了核心素养教育视野下的教学工作开展方向。此外,当今的初中语文考试还体现出了地方人文特色,并且做到了对课程资源的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49.
50.
教学质量检测的命题导向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改革,促成教学行为的转变。因此,积极探索编制试题的宗旨、转变测试题的立意取向至关重要。目前,以核心素养作为统领理念进行的课程改革,使得命题的指向不仅着眼于能力的考查,关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而且着重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水平、思想方法和经验的建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