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1,(6):135-137
他成了一个"暴发户"险恶的乌鞘岭,横卧在河西走廊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天祝原称安远驿,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远在汉朝时代这里就设置了一个通往西域的驿站,是有名的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地。几经沧桑,这偏远的地带显得更加荒凉了。  相似文献   
22.
荒凉、冷漠底下的温情--张爱玲散文中爱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里不时透出寒意并不断解构爱情神话、母爱神话、女性神话的张爱玲,在她的散中却留下了爱的意识的踪迹。她描画出来一种苍凉的、凄清的爱情情感体验,她所诉说的亲情之爱是隐在无言语的冷静与眼泪后面。她在叙述女性在男性社会的痛苦和悲凉时,流露出对女性弱势群体的关爱。张爱玲散中的爱的意识是隐在荒凉、冷漠底下的温情。  相似文献   
23.
姚皎娣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30-231,216
张爱玲无疑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大多数描写的也都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在她的有关女性的文学作品里,塑造出了一大批感情世界极其丰富但人性又遭到严重扭曲,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张爱玲对于她笔下这些女性形象又有着极其独特的认识,以她特有的经历和天才的智慧展现了这些女性人性中的细腻与悲凉。  相似文献   
24.
马英 《培训与研究》2009,26(10):3-4
苏瓷瓷在湖北作家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体。疯癫是她小说一贯的主题,她认为世界就是一个精神病院,她小说中的正常人与不正常人能够互相确证,对疯癫细致入微的书写和对人性最隐秘的脆弱与阴暗的体察表现了苏瓷瓷眼光的犀利与独特。作为女性作家,苏瓷瓷小说中也充分书写了女性身体的成长与觉醒,可是这种成长与觉醒的过程是充满了血腥与疼痛的。热衷于对仇恨的反复书写,远离温情与温馨,弥漫在苏瓷瓷小说中的是一种深深的荒凉感。  相似文献   
25.
曹禺与张爱玲的作品中都有着浓厚的家族情结,但风格各异,一个是压抑沉闷,显得凝重,充满着对家的强烈的排斥;一个是充满着深深的怀旧情绪,用雍容华丽的文字彰显着“家”中人性的扭曲,透视出“家”中的悲哀与荒凉。文章主要从两位作者的身世与童年经历的角度探讨两位作者作品的异同,从家庭场景在作品中的再现和作品中“母爱缺失”的意象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作品的特征。  相似文献   
26.
1933年7月5日凌晨,一位年仅28岁的女共产党员,在枪声中倒在南京城外雨花台荒凉的山坡上,她就是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位女组织部长——黄励。  相似文献   
27.
多看一眼     
一个年轻人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点"地方色彩",便利用假期出去寻找素材。他决定到那些穷困潦倒、懒散混日子的人中找一个主人公。有一天,他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他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人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  相似文献   
28.
《呼兰河传》弥漫着一种荒凉的人生况味,风物环境是荒凉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更是荒凉。小说通过描绘呼兰河整体文化氛围的沉滞及个体生存状态的寂寞来表现城与人的存在所蕴涵的悲剧意蕴,并构筑“后花园”意象,传达出对温暖与爱的永久憧憬与追求。  相似文献   
29.
从“生命意识”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萧红的短篇小说经典《牛车上》的解读,层层剖析与透视萧红独特的生命感悟与生命意识:人生和生命既充满着广漠的悲哀,让人深感萧索与厌倦;同时又洋溢着欢欣和喜悦,让人如此深切的爱着。萧红这种在现实的废墟上构筑生命“伊甸”的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的追寻就体现出了萧红的深刻,萧红的人生和小说也因而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艾约堡秘史》揭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症候——"荒凉病"。本文分析了小说主人公淳于宝册"荒凉病"的症状,探讨了病理的深层原因:在畸形追求资本扩张的过程之中,物质极大满足了人类的需要,却也带来了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甚至给人类带来致命的精神疾病。文章指出,资本在现代化比较充分的阶段,对人类精神有着巨大的"反噬"。论文充分肯定了张炜小说对时代精神病症"荒凉病"书写所具有的重要批判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