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91.
秦敏 《教师》2014,(22):106-106
正小学生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课文是小学生模仿作文的最好范例。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从三年级开始,我引导学生尝试了一种评语式阅读,也就是针对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写批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利用课文的工具性、示范性,训练学生的习作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写作文。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时,有学生质疑:"萧伯纳同小女孩玩了很久,课文为什么不写写他们怎么玩的?"因为学生的这个问题,我马上调整了教学方案,打算就习作中的材料选择,让学生知道材料要有取舍,写作  相似文献   
92.
谭安平 《成才之路》2014,(21):55-55
在教学中创设适合生物学习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生物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思想,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下面,我谈—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一、运用生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这一内容时,首先从一个实验观察引入,请学生观察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的植物,问:“它们在长势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土壤浸出液的植物长得好?”引出植物要生长得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从而提出课题。二、利用故事情节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与认知是协调的,它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导着学生去分析、讨论与思索。在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内容时,我讲了名人萧伯纳的一个有趣故事:萧伯纳本人相貌不太好,但头脑聪慧、才华横溢,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女舞蹈演员向他求婚,说:“如果我俩结婚,将来我们的孩子就能拥有我的容貌和你的才华。”萧伯纳却幽默地说:“如果孩子拥有我的容貌和你的头脑,岂不坏了大事?”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人的说法都有没有可能?可能的概率是多少?从而引入课题。  相似文献   
93.
正除增强中国当代文学出版传媒机构的文学衍生品开发力度之外,加强海外针对性营销、推广也是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在网络科技与信息爆炸的全球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一国读者接触和了解他国文学的"第一站",因此网络传播中国当代文学似乎是成本低廉而收效巨大。"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是新中国60多年间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文学界、出版界、翻译界的不懈努力,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志,中国文学才真正迎来了一个世界化时代。但是中国文学在世界  相似文献   
94.
一、案例描述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了解了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称为老师之后,就"在你的心目中,小姑娘和萧伯纳分别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进行读与悟。片段一:放,张扬个性师:娜塔莎是一个漂亮可爱、人见人爱的小姑娘。那么,除此  相似文献   
95.
译言古登堡计划2012年的5月,有两个人初访纽约公共图书馆,在预想中的一排排触及屋顶的古老书架与出乎意料的庞大电子阅览空间之中,他们迸发了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他们坚信,在物理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数字储存一定是图书未来的方向。"译言古登堡计划(Yeeyan Gutenberg Project)"由此诞生。以"公版图书电子化"为宗旨,译言创办了这个多语种、持久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旨在网罗有趣的开放版权图书,发掘那些或被时光掩埋,或未曾被中文世界发掘,或译本质量不高的外文经典,包括英语在内的主要语种(德、日、法、西等)和个别小语种著作。在这里,你可以与优秀的译者们合作,制作属于自己  相似文献   
96.
名人的幽默     
乐观与悲观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大文豪萧伯纳:“萧伯纳先生,请问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何在?”萧伯纳捋着胡须想了想,回答:“这很简单。假定桌子上有半瓶酒,看见这半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对着这半瓶酒叹息‘糟糕, 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97.
《海外英语》2013,(2):26-26,64
世界各地的美食琳琅满目,有些只是吃来果腹.有些则是不吃才是罪过。萧伯纳曾经说过:“没有一种爱比对美食的爱好更真诚。”从世上众多珍馐佳肴看来,他是对的。可是哪些食物是最美味的呢?我们搜罗世界各地食品。选出八种我们认为最经典的和你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98.
《小学生》2008,(7)
点评:自我解嘲是一个人乐观心态的表现。萧伯纳的机智回答不但是自我解嘲,还使“肇事者”不至于太难堪,实在是高呀!  相似文献   
99.
英格兰作家萧伯纳在初学写作时,曾给自己定下每年写出5部长篇小说的宏伟计划。然而事与愿违,尽管全力以赴,还是显得力不从心,4年后仅仅写出一部短篇小说。他先后向60余家出版社投稿均遭淘汰,甚至有的编辑在稿件回信中直言不讳地批评他根本就不是写作的料,劝他另谋生计放弃写作。  相似文献   
100.
赫伟 《下一代》2009,(11):21-21
有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60年前,爱尔兰大作家萧伯纳到前苏联去访问。一天,他在公园里散步,遇到一个活泼大方又很有礼貌的小姑娘。萧伯纳觉得她很可爱,就与她攀谈起来,后来又与她一块做游戏,这一老一少都玩得很开心。分手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你知道我是谁吗?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