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5篇
科学研究   10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陈国威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5):115-117,130
受学校实训场地和经费不足的影响,组网技术实训项目受到一定限制,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利用虚拟机技术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搭建起虚拟的网络实验环境,能够解决机房资源不足和网络实训容易造成系统崩溃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实训项目的开出率和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文章以组网技术课程中的DNS服务器配置实训项目为例,介绍了VMware虚拟机在组网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2.
虚拟动态迁移技术能有效分配与调试服务器中的资源,使虚拟机完整地迁移到另一台物理主机中,达到虚拟机负载均衡。虚拟机实时迁移选用的方式为预拷贝法(Pre-Copy),但是该方法会增大迁移过程的数据传输量和迁移时间,并且影响网络服务质量(Qo S)。为应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内存压缩技术的虚拟实时迁移机制,该机制针对虚拟机内存信息特性,在迁移过程中适配一种分页压缩算法,通过多线程技术加速进程,减少多余的开销。实验表明,迁移过程中,该机制在停机时间、迁移总时间和数据传输量等指标上相比预拷贝方法有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44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其安全性、稳定性也是现今为止其他工具不能够代替的.正是由于现代社会对微机的依赖,使微机的系统维护日益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出发,利用虚拟机技术的应用阐述其对微机系统维护的强大作用.以保证微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44.
传统静态编译技术给虚拟机的性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首先,可移植的程序表示以及动态语言的特性(例如动态类加载)迫使多数优化都推迟到运行时进行,导致运行时增加了优化开销;第二,模块化设计的程序使得很多针对整个程序的过程间优化技术难以应用;最后,虚拟机在一些运行间服务上(如安全机制和自动内存管理)花费了大量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品化的虚拟机厂商以及一些研究机构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虚拟机上研究开发自适应优化系统。当前的主流虚拟机基本都包含了一些基层实现以便于来实现实时程序分析、动态编译以及基于反馈的动态优化技术。介绍了虚拟机中的编译优化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当前虚拟机中流行的动态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445.
Wind0WSXP模式基于微软的Virtual PC虚拟化技术,结合CPU的硬件虚拟化功能(AMD—V/IntelVT),可在Windows7专业版、企业版、旗舰版操作系统内模拟WindowsXPSP3系统环境,来提高了软件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446.
Java虚拟机采用垃圾回收的技术来实现对其内存的管理,同时垃圾回收的性能和效率将直接影响着Java虚拟机的运行速度。本文从介绍内存垃圾回收的原理入手,深入介绍和分析了其整个工作过程,最后针对如何优化垃圾回收性能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47.
以某油田企业网络环境为例,搭建及分析数据中心级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平台搭建使用VMware公司vSphere解决方案,结合软、硬件共同实现数据中心内服务器虚拟化整合及保障高可用性,应用于具体生产环境,采用后起到了确保安全运转、绿色环保、降低成本等目的。  相似文献   
44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网络实验室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虚拟网络实验室具有实用性强、趣味成分高等优势,将其引入计算机网络教学能够锻炼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操作和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虚拟网络实验室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技术演示、设备配置、仿真训练、排障检测四个方面论述虚拟网络实验室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优化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提供可靠的建议和依据,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