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在20世纪末期颠覆了传统的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它传人中国以后,也自然对中国的历史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新历史小说就是在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念影响之下而形成的,两者在历史观上是一致的。然而,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新历史主义和中国土生土长的新历史小说之间在历史观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两者之间并不能直接划等号。文章即拟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谢海阳 《新闻前哨》2007,(11):50-52
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在认真、严肃地进行采访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准确地向受众提供真实的细节,而不能把那些靠不住的细节放进自己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不能鱼目混珠地故意虚构、编造一些"生动"细节来愚弄受众。对于在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中存在的任意虚构、缡造细节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3.
24.
在后现代历史小说中,作家多偏向对历史进行重构和再思考以满足小说的结构发展需要,多克托罗也不例外。传统历史小说以历史开始,在历史文本模糊甚至空白的地方加以虚构,而后现代历史小说则倾向于通过在事实与虚构之间创造一种二元对立,以此来重构历史。通过结合文本分析,指出多克托罗意在使读者能够跳出虚构历史的陷阱,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事实。多克托罗开创了小说和文学批评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5.
对现实、想象力和自我之间关系的思考是史蒂文森的名篇《观黑鸟的十三种方式》一诗的创作主旨。通过鲜明的意象及对事物瞬间的审美关照,并借助创造性的想象力,作者编织了一个富于抽象美、意象美、变化美的最高形式的虚构。  相似文献   
26.
"亡灵"一词隐喻了欧阳江河对1990年代诗人主体身份的认定;"虚构"一词则包含对于诗歌本体论、方法论的暗示。"亡灵的虚构"准确地概括了欧阳江河1990年代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思想刷新了诗人与现实的关系,为诗歌表现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主体感受的兴趣,阻断了通往读者的道路,因而导致了一些读者与批评家的不满。  相似文献   
27.
《语文课程标准》既倡导学生写记实作文,也提倡写想象作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这其实就是肯定了小学作文,可以"虚构"。因为"虚构"就是合理的想象和推测,"虚构"不等于"虚假","虚构"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8.
大人总会这么教导孩子:要做诚实的好孩子,不能撒谎。撒谎是与诚实相对的一种不好的品德。对它做一个文字上的解释,可以这么说:撒谎是指人故意将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事情说成不真实的,让听者受骗,把"不存在的事"当成"存在的事";或者把真实存在的事,故意说成是不存在的。目的是让别人受骗,是一种品德不端的表现。  相似文献   
29.
蔡崇达1982年生,闽南人,媒体人、作家、创业家。曾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曾写有《审判》等新闻特稿。2013年创办男装品牌"单农"。2014年12月推出首部非虚构文学作品集《皮囊》。白岩松称他为"劫匪般的文青"。(编者按)韩寒: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我不想说老蔡的文字是哪种,因为不希望读者在阅读前有个讨厌的推荐人给  相似文献   
30.
阿来新作《瞻对》刻画了一个土司部落两百年的传奇历史,再现了川属藏民命运的跌宕起伏。作品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利用非虚构的文学表现形式,通过历史上实有其事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深刻理解。作者用反思的眼光重审历史,追溯了一段复杂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