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比对孙犁的《山地回忆》和《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会发现小说中有三处重要的虚构,一是对女性形象的美化,二是把战争时期的特殊生存状态改写为日常生活,三是设计了人物在建国后的重逢。这些虚构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和反差耐人寻味,既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态度和创作倾向,也反映了时代和环境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2.
包艳阳 《中学文科》2008,(3):118-119
中学生作文需要虚构。根据人的社会生活、人的素质提高和创作本身的要求,虚构在中学生作文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从中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来看,虚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
道德虚构主义试图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之间采取一种调和的第三种路线.它接受了反实在论的道德属性本体观,但同时又和实在论者一样坚持道德话语表面的规范性特点.道德虚构主义并不可能实现它的理论目标.在它的理论承诺中有着不可逾越的缺陷.为了成为一种有效的元伦理理论,它应该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64.
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17世纪无疑是小说观念突破的重要阶段。而谢小娥故事的"文学—历史"流转恰好可以勾勒出这一时期古代小说观念的变化。谢小娥故事在历史的流转中,改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之进行了各取所需的改造,这种改造表现出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巨大变化。同时说明,在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中,小说并不与虚构构成对应关系,倒和"史真"(历史真实)联系密切,这就为谢小娥故事从文学流转到历史提供了机会。小说的慕史倾向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为那些文学向历史流转的古代作品提供了基础。谢小娥故事的"文学—历史"流转同时说明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曲折性。  相似文献   
65.
今天之所以有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我以为我会对这个人或者那个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结果剩下的反而只是那段与高中有关的日子,那段盛夏的光年。  相似文献   
66.
在电子传媒、产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小说写作正面临种种危机,如何创造出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精神立场的优秀作品,是目前作家无法逃避的现实责任。深入剖析当下的文化语境,不难发现重建作家的主体意识和虚构意识是小说创作获取新生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67.
谢之峰 《科教文汇》2007,(4S):208-208
童话,是一种带有强烈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寓言是寄寓着某种教训性的虚构故事,往往通过虚构的、简单而带有夸张的故事,寄托一种思想,或一个教训,大多带有劝戒和讽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冬青树》是蒋士铨花三天时间创造出的一部戏曲作品,整部戏人物重多,涉及的史料也纷繁复杂。他以自己苍劲的笔力再现了宋亡之际的一批忠贞爱国之士的英勇事迹,同时又夹杂了鞭挞之笔来表达对奸恶叛国之人的批判。戏中的主要人物文天祥出自于史实,而又完成于虚构,蒋士铨对他的描写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进行构造,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相似文献   
69.
青禾的6部“三十六计”系列小说,写的是重大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反映的是帝王将相、贵族高官的故事。但是,青禾的力说却是以“平视”的眼光,深入剖析人物的复杂心理和多重性格,通过虚构的情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写出他们与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反映他们知天乐命的道家思想。这6部历史小说体现出作一贯的、强烈的平民意识。  相似文献   
70.
<人生苦旅>是一部非虚构小说,它顺应中国当代纪实小说发展潮流,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现实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文章主要评述作品由现实与荒诞两种质素交融与建构出的思想内涵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