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减少,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应用型会计人才,以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长远发展。文章基于融合性教学的视角,构建深层次的分析课程网络、实践训练和复合考评"三位一体"的创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会计人才的科学素养和实际会计问题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对于服务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企业实际需求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从个体生命的视角来理解课程,课程是个体生命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生命获得整体性发展的过程,同时,个人生命的生成性也使课程的生成性成为必然。要实现课程的生命内涵,课程应以师生对生存意义的探询和知识意义的追问为核心.从知识一元的分离性课程走向生命整体的融合性课程,同时要采用开放式教学,通过教学情境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教学参与人员的开放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3.
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未来学校具有五大特征:未来学校无边界,学生通过无处不在的互联技术,通过虚实融合的社会空间,真正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未来学习自组织,学生根据大数据自主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学习进程等;未来学习个性化,教育充分体现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变得更加柔性化,充满人文关怀;未来学习具有协同性,人的智商不再仅取决于自己的大脑,而是取决于大脑与技术结合、自己与他人协同的程度;未来学校具有融合性,技术与教学、基础课程与个性课程、育人指导中心与各课程学习中心等高度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4.
105.
从校办产业从性质上看,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股份制、企业特性区别明显;从时间上看,历史、现状、未来递次演进;从产业活动上看,教学、科研、经济、社会各项活动交互作用。这种研究对象表现出的系统整体性、结构层次性、活动多维化、交互融合性,要求在研究制订校产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大跨度分析、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实用性及与专业融合性教学,是高职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的立足点。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实用性及与专业融合性的原因,并提出了强化高职经济类专业高等教学实用性及与专业融合性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7.
108.
德育评价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的德育评价一直存在着从分裂的、静态的视角来看待学生道德发展的不良倾向,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生成性、整体性的道德主体人格来看待,这事实上导致了德育评价的“割裂性”困境。为了更好地解决此困境,德育评价应建构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融合性评价理念,以彰显评价的人本性、生成性和整体性;发展综合性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各项指标的有机融合和全面评价;构筑多样性的德育评价方法,以破除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弊端;形成开放性的德育评价渠道,以建构线上线下、家校社的一体融合评价,从而发挥出德育评价的导向和促进功能,更好地落实新时代德育评价改革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9.
徐丽 《体育教学》2024,(3):17-2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本文基于此理念围绕跳绳项目展开融合性教学资源开发。在课内,通过编制校本学材、重构教学策略;在课外,通过录制“双视频”、组建“三师资”、巧设“四场地”、创生“五评价”的实践策略,让学生在“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的“跳绳+X”课程教学新模式中,掌握多种跳绳技能,并能运用所学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和提升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110.
建立融合课程的一个渠道是创建融合性校本特色课程。兴文县香山民族中学展开学校文化主题统领的特色课程建构,即在“融生”文化主题统领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融合创生了书院课程、民族课程、劳美课程、研学课程等四大融合性特色课程。每类特色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书院课程指向书院文化培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民族课程重在以民族文化铸造精神之魂;劳美课程重在融合启智;研学课程重在知行合一润泽心灵。这些课程既有多种资源的融合,也有五育元素与价值的融合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