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9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张德喜 《高中生》2012,(7):30-31
在考虑篇章布局时,要先梳理材料。梳理出来的要点是彼此孤立的,处于游离状态,需要将要点进行整合。安排某几个要点,使之形成一个意义有机体,构成一个完整段落。该段落使用主题句总.起统领,其余依次展开,形成总分格局。  相似文献   
92.
曾贤 《考试周刊》2013,(39):14-15
<正>中考作文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而不是欣赏者。因此,中考作文要想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一定要有若干"亮点",让阅卷者一见钟情。这些亮点应该体现在标题、立意、语言等"点"上,更应该体现在"面"的结构上。因为,直观形象、清新脱俗的结构形式更能吸引阅卷老师,更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整体印象。此外,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只有做到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才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考场作  相似文献   
93.
议论文内容的逻辑美与结构的逻辑美是统一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构之逻辑重在形成文章的行文思路,而内容之逻辑重在考虑文章的论据使用。论据包括抽象论据与形象论据:纯说理的分析为抽象论据,即道理论据;运用事例或故事、比喻、类比的阐述与论证,可统称为形象论据,即事实论据。论据使用的逻辑之美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4.
我认为言教学应该有点创新精神。做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几年。我一直在进行言教法创新的研究。现在介绍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95.
艾颖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20(4):111-112,120
从大学生的现状说明在高等学校中加强文献课教学的必要性,分析现行文献课教学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
裴伟 《寻根》2015,(2):54-55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时,出了一道"难题"。参观校史展览时,习近平发现老校长林励儒给毛泽东的一封信的落款竟为"林○○"。为何用"○○"来代替名字?他的当场提问难倒了在场所有人。学校翻阅相关校史档案和调查后表明,当日展出的林校长书信系公函草稿,"姓氏+○○"式的落款也曾多次出现在该校校长的公函里。  相似文献   
97.
近几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题紧密联系时政热点与现实生活,侧重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考场作文是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一定写作指令进行动态思考的过程。要求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体验,逐层发现思辨缝隙,使得思维向纵深处发展,生成深度之文。结合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作文题,以写作支架为切入点,着重从审题到构思再到行文三个方面探究深度写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98.
此前,在省委办公厅举办的“全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培训班”和省交通厅举办的“文秘人员培训班”上,都有办公厅(室)的同志问到与签发人有关的问题。为了使讲座更有针对性,我专门制作了一个《公文处理规范化讲座意见征集卡》调查问卷。其中有一条是: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同事之间有争议或意见不一致的问题是什么?不少人在问卷中反映:签发人的选择、文种的适用范围、主题词的标引等是同事之间经常出现争议或意见相左的问题。关于签发人的选择,不少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和文秘人员几乎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上行文的签发人能否由副职领导…  相似文献   
99.
董强 《军事记者》2001,(9):15-15
“怎样行,才能使结束语更像结束语?”接到为《硕士边建勇为何请求调离?》引发的讨论起草结束语的任务后,我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后来根据社、部领导的意见,与曹瑞林一起对稿件作过几次修改后,对此才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0.
翻译实践中,译文信息的增加或删减己成为一种常见的翻译现象,文章从译文语法特点、行文习惯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实例探寻了这一现象的产生,以便进一步说明语言文化学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