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89篇
科学研究   4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应是《西游记》的衍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掖大佛寺的取经壁画被有关方面宣布是元代作品,早于吴承恩《西游记》200多年,是《西游记》的创作原型。这个结论值得怀疑。取经故事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特征可寻。从壁画内容看,其中的一些故事相当晚出,应是吴承恩《西游记》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32.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前后共有六个名号.其彼此往复变化给读者的表象是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交叉,甚至抵牾,但从根本上来说均源于孙悟空心性的变化:儒家思想是其基本的哲学思想,又以道家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去追求一份佛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济世情怀.  相似文献   
33.
杨柳 《早期教育》2011,(10):6-7
设计意图 《捏面人》是一首带有京剧韵味的说唱歌曲,既有京腔婉转的传统特色,又有童趣十足的现代风格,其中的念白内容简单生动,人物出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西游记》。歌曲加上念白的形式,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原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所想到的,即兴创编歌词。我通过看视频——讲来历——学歌曲,带领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在体验中走近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4.
在《西游记》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吴承恩有意将唐僧塑造成一个胆小怕事、软弱无能、逢难必哭的形象。本来作为师父和实际的领导者,唐僧应是一个很刚硬的形象,但是在师徒四人中他却成了最不遭人待见的角色。而且唐僧本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整个故事也是围绕着几个徒弟保护其去西天取经展开的,但是在历来的研究中,专门研究唐僧的很少,反倒是他的徒弟尤其是孙悟空备受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35.
《课外生活》2011,(7):87-87
克隆技术的鼻祖——孙悟空 在《西游记》中.人们最崇拜的怕是要数孙悟空了。他不但有神出鬼没的七十二变.更神奇的是他只要从自己身上拔出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就可以变出无数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猴子.所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克隆技术的鼻祖。  相似文献   
36.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同学们爱读的神话小说。曾有网站做过一项"四选一"的调查,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几个当中你最喜欢谁?"据说有不少白领女性都选择了猪八戒。  相似文献   
37.
西游记》中,存在大量的道教修炼术语,与小说的扬佛抑道倾向产生了明显冲突。对这一关键现象,不少研究者、阅读者或回避解释,或视而不见。陈洪先生的《“西游”新说十三讲》旨在系统解决这一问题。书中指出,《西游记》先在元明之际有一个“全真化”环节,百余年后又有某写定者“去全真化”,因而形成了内在冲突明显而传世的文本。所以,应取“世代累积”的视角看待《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文本性质。只有理解了《西游记》的“全真之缘”,才能够对这部小说建立比较全面、谨严的认识。《“西游”新说十三讲》的学术考辨有助于打破学界认知误区,普通读者则从本书清晰的思路、明快的行文中也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38.
给力     
《初中生》2011,(13):18
"西班牙队太给力了……"给力,中国北方方言,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该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  相似文献   
39.
该文通过《西游记》中神、人、魔的三界同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指出孙悟空对现存秩序的破坏和反抗是一种"策略逆转"的反抗,因为旧契约的破坏并没有指向新契约的产生,只是将自己换成立约者,故支撑着这一秩序的"文化核心"或者说"文化基因"并没有遭到破坏,它必然在暂时的社会震荡结束后将自我重新复制出来,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因此,孙悟空的反叛只是在传统的圈子里打转,不会给社会制度的进步带来任何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40.
绿头发     
上比比把看酸的眼睛从手里的《西游记》上移开,村子上空24小时能望见灿烂的霞光,开灯都省了。鸡冠花一般火红的云朵从遥远的天际线升起、盛开、消逝、绽放。那是15公里外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在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