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89篇
科学研究   4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兰台世界》2012,(4):64
日前,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财政局退休干部孙久昌将其历时5年、用毛笔行书抄写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四大名著",无偿捐赠给河南省档案局(馆)。手抄"四大名著"版面8开,每部"名著"25公斤左右,4部摞在一起高近1米,  相似文献   
72.
现在文化传播有了不同的形式,包括影视文学、图书传播等,而影视艺术与文学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者的联系更紧密,逐渐增强,互惠互利。不同的文学内容都可以改编成影视作品,转化成不同的形态。本文以《西游记》为例,分析当下的影视文学。  相似文献   
73.
2012年10月28日晴 也不知是第几次看《西游记》了,每看一次总有一些不同的感悟和收获。这一次,是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来重读经典的。  相似文献   
74.
记得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暑期,主动读了三本拼音版的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如今儿子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一直坚持每天半小时阅读。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让儿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决定举行首届“家庭朗读比赛”。经过多次开会讨论,  相似文献   
75.
西游记》的故事脍炙人口,相信每一位小朋友都耳熟能详。其中.肥头大耳、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想必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实际上,为了帮助八戒变得更加聪明,师父唐僧经常教八戒学围棋。当然.和八戒一起学的,还有他的两个师兄弟——孙悟空、沙和尚。他们在一起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76.
在《西游记》中,唐三藏文静儒雅,墨守陈规;孙悟空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猪八戒贪吃嗜睡,喜欢女色;沙和尚胆小怕事,缺少主见。是什么原因让这四个性格爱好迥然不同的人所组成的团队完成了伟大的创举?笔者以为,不是别的,是激励。由此,我想到了学校管理中的教师激励。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灵动的资源,只有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学校才可能走向成功。但是,一所学校是由众多教师个体构成的,且这些教师学历、年龄、性格以及价值追求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唐僧取经的事例多少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7.
弱水 《海外英语》2008,(3):55-56
学习"冲浪英语天竺游",同唐僧师徒来一次快乐的英语"西游记"。本文文字活泼,观点新鲜有趣,作者本人开有博客,欢迎大家登录,也可与我刊联系具体事宜。连载博客地址:http://ruoshui.diandian.net  相似文献   
78.
(接上期) 上期(公元2009年第三期)说到第十七拨妖怪的实力评测.本期继续对妖怪们进行等级考核.评分标准也跟上期一样:  相似文献   
79.
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为历险的主线,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全书由这些历险小故事连缀而成。河流意象在书中反复出现,河流是生命的起源和守护,还有赎罪与净化作用,同时起到叙事空间转化的作用,这些特点契合了河流意象作为文化符号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共同表征,反映了深层次的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80.
通过一个主要问题,把整部小说一些相对独立的情节联系起来,使学生阅读的前后联系性更紧密,更能体会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师设计的主问题就是一根线,串起了各个情节,也是学生阅读名著的指示线。每部名著,总有一根甚至几根这样的线,让孩子们沿着这样的线,目标明确地读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