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4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编辑同志:我与公司劳动合同约定,如我连续旷工三天以上,公司便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一周前,由于已经与密友相约好外出旅游,我遂向公司提出从次日起休五天年休假,但被公司拒绝。理由是公司刚刚接到一笔大订单,不仅时间仓促,而且人手太紧。我觉得年休假属于国家明文赋予劳动者的法定假期,自  相似文献   
52.
编辑同志: 我的表妹三年前外出打工,与一家饭店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前不久,该饭店以合同已经期满为由,通知我表妹终止劳动合同。但是,在接到该饭店的通知之前,我表妹经医院检查已经怀孕两个月,她认为该饭店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终止劳动合同。为此她与饭店发生了纠纷。请问,该企业能不能与她终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53.
邹丁泉 《新闻世界》2012,(3):173-174
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及法律责任的几种形式分析,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的法律责任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劳动法律责任解决途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54.
“隐孕”——是指女员工为避免因怀孕而影响自己的事业进程,隐瞒自己怀孕的情况.仍像普通人一样工作。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相似文献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第三章第四十五条第1款中附款"解除条件"与第六章第九十三条第2款"约定解除"的内容十分相似,在法律适用上极易造成混淆。本文通过利益衡量和民法体系内部逻辑的分析,对以往的区分理论进行了清理和评析,建议将附款"解除条件"纳入"约定解除"的范围,既能消解附款"解除条件"的弊端,实现理论和制度优化,又能将合同解除制度在立法体系上实现逻辑自洽,使民法典的体系更为和谐。  相似文献   
56.
雾是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出现时常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小于1.0km,因此,雾与未来天气的变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极其密切,掌握雾的基本常识,准确的看雾知天,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略述了雾的成因、特点及出现后的观测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大规模人口搬迁,工程沿线的生态保护及处理各地区对水资源的争议与争夺,使"南水北调"工程存在很多法律障碍。解除法律障碍的途径包括完善我国跨流域调水法律体系,建立"水银行"制度,加强调水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8.
作为现行高校违纪处分制度必要补充的处分解除制度,是一个给学校自己"添麻烦"、为学生未来"给希望"的人本化善举,它的建构有其理论和实践双重依据。适度实施处分解除以及处分材料与学生档案脱钩机制,对提高处分制度育人价值,推进学生工作的法制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立法的一个进步,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0.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是完成一定的生产劳动过程所必要的条件;对劳动者而言,是参与劳动过程、完成劳动任务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