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四大文学样式之一的诗歌,在初中语文基本篇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赋诗言志”,诗歌往往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用精炼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并饱含着诗人的感情。面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几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艺术境界。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呢?  相似文献   
92.
“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是中国诗学体系中两大涉及诗歌艺术本质的著名命题,这无疑也是唐诗学理论体系中应有的重要部分。从孔颖达和李善等人的言论中,可见唐代确实存在着一种贯通言志说与缘情说的辩证倾向,它典型地反映在唐诗创作中。而时代风采的显现张扬、盛唐风骨的生成发展、刚柔兼胜的风格特征,则是唐诗贯通言志说与缘情说辩证倾向的三大突出表现,亦从特定的角度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3.
《蒂萨河》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章,作品通过蒂萨河两种气象的描绘,象征匈牙利正在沉睡中苏醒,抒发作者对人民伟大力量的感受以及盼望革命风暴来临的激情。  相似文献   
94.
漫话荷花诗     
综观历代诗人所写的荷花诗.除少数是直接赞美荷花本身以外.大多是托物言志。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95.
翻开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大量的古典诗歌。这些诗歌不仅记录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与民俗,体现了我国古代诗人的智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志"。对高中生文学素养、审美感受力与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但分析以往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发现大部分教师教学质量不高且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导致其学习效率不高。而本文就对高中语文古典诗歌"言志"教学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6.
田彩霞 《初中生》2014,(Z3):15-18
正考点透视1.情感把握,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2.行文线索,找到贯穿全文写景状物抒情的主体脉络。3.文意概括,归纳所描述的景物的特点。4.写法探究,分析文章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情景结合等方面的特点,尤其关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等表现手法。5.赏析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说出其中渗透的感情。6.迁移拓展,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进行仿写训练。  相似文献   
97.
正【教学设想】《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外在形象的描写和内在品质的赞美,寓物于情,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叙议结合,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98.
刘为民 《教学随笔》2014,(10):43-44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相似文献   
99.
散文是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主要文体,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其审美素养发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篇目占比较多,可见散文教学的重要性。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围绕《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学,深入研究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探讨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0.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是抒情手法,二者容易混淆,故需作一比较。“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例如我国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就是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