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282篇
科学研究   15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94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喜欢苏州,原因之一,大约是由于苏州有令人留连忘返的园林之胜吧。提到苏州园林,自然就会想到拙政园。对我来说,尤其如此,因为4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苏州,第一个见到的苏州园林便是拙政园。那时,游园的人比较少,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你和它从容相对。信步所至,常会使你  相似文献   
52.
声乐演唱不单是声音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很强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心理动势.它具有建筑式的严密性,并着重于结构的整体性、均衡性和统一性.只有充分发挥心理调控的能动性,才能发掘声乐作品的意蕴,体现作品的精华,通过演唱的形式展现出作品丰富的内涵和全新的自我.  相似文献   
53.
新形势下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权责明确的风险经理制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产生的.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对其推行风险经理制进行了现实分析,明确风险经理在商业银行中的定位,探析风险经理制在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设想及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54.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作文教学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课上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5.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发展,它的建立使代数的基本元素(数对)与几何的基本元素(点)之间产生一一对应.数发展成式、方程与函数,点运动而成直线、曲线等几何图形,于是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56.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财政支出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57.
电视编导是一门新兴的专业 ,相关的专业教材少且不完备 ,因此着重对电视编导专业的基础课程《音乐基础》教材在实用操作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58.
对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考虑得不细,是目前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继续教育应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综合规划课程。突出分类课程、分层设计的特点,既能保证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切实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9.
唐文生 《云南教育》2007,(10Z):18-19
如果关注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排,我们就会发现,新诗的篇目明显增加,九年级上、下册还设立了专门的诗歌单元。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中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不断的诗的熏陶会使他们心灵秀美,诗意地生活。《理想》是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流沙河的作品。下面我想通过对《理想》的教学设计,谈谈对新诗的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60.
这是节新授课,课题是“人教版”的老课文《登山》,课前我作了精心的设计。按照我的设想,这节课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学生与老师一问一答,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课上竟发生了“卡壳”。那是在谈话导入时发生的变奏曲。我先请同学说说自己登山的经历,话刚出口,性急的孩子就坐不住了,伸长了胳膊要求回答。正当我满心欢喜准备提问时,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一个很不和谐、或者说根本不应该此时发出的声音——“老师,这节课是上《登山》吧?”当时我的头“嗡”地一震——本该是自己说的话,不想却让学生捷足先登了。怎么办?撤?那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