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5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44817篇
科学研究   2139篇
各国文化   397篇
体育   400篇
综合类   2236篇
文化理论   358篇
信息传播   2082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26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657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794篇
  2016年   1583篇
  2015年   2435篇
  2014年   4429篇
  2013年   3558篇
  2012年   3837篇
  2011年   5166篇
  2010年   4444篇
  2009年   4328篇
  2008年   4120篇
  2007年   2895篇
  2006年   2161篇
  2005年   1660篇
  2004年   1750篇
  2003年   1521篇
  2002年   1391篇
  2001年   1099篇
  2000年   827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乐圣李龟年     
胡序知 《山东教育》2005,(11):56-56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文学艺术上,不仅古典诗歌的发展进入繁荣的高峰。而且书法、绘画艺术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涌现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等拥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和一大批名家。多种风格、流派的百花齐放,题材内容的丰富和艺术表现的多样,这一切都显示了当时文学艺术创作的全面成熟,可谓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52.
中国古典诗歌中,涉及民族关系的,难免沾上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唯独楚辞是没有民族偏见的,屈原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53.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也是思想交流的接力,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上发生局部的交叉、空缺、甚至冲突,因此在英汉互译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在互译时要尽量了解和避免。  相似文献   
54.
英语以长句为主。翻译时既要从英汉差异出发,处理好长句翻译在结构形式上的差异,又要做到不忽视原文文体的整体风貌特征。长句汉译时一般采用包孕、分切、拆离、重组和插入等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5.
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手段的发展是日臻完善的,这种完善的过程在形容美女的诗歌中表现得很明显。作为艺术手段的铺陈描写,它从对形象的正面描写发端,经历了侧面烘托,再发展到效果性细节的形容,逐渐趋向于丰富和完善。集中是构成诗歌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它同时又是其他文学形式所共有的审美要素之一,因此将其列为诗歌审美规范的独具的重要特征,显然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56.
本文阐述了翻译目的,等效理论与归化策略的统一性,即都以译入语读者为归宿,得出的结论是:归化往往是英语习语翻译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57.
吴昌硕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然而,相对于书、画、印的盛名,其诗歌成就似乎甚少有人问津.实际上,在吴昌硕的诗中,我们亦能清楚地看到其金石书画的影子,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影子,才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本文主要从金石气、以丑为美等方面探讨了吴昌硕诗歌的美学特色,从而试图找到其诗歌与金石书画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58.
59.
英汉翻译不仅是由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而且是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 ;不仅要做到语义上的对等 ,而且要做到文化上的对等 ,文化等值应重于形式等值  相似文献   
60.
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中的形象转换必须在两种语言、两种不同文化之间 ,在归化与异化之间进行权衡。翻译中的形象转换处理有 3种情况 :原文中的形象在译入语中不变 ,将原文中的形象转换为地道的译入语中的形象和舍弃形象改用普通语言来表达形象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