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5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44817篇
科学研究   2139篇
各国文化   397篇
体育   400篇
综合类   2236篇
文化理论   358篇
信息传播   2082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26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657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794篇
  2016年   1583篇
  2015年   2435篇
  2014年   4429篇
  2013年   3558篇
  2012年   3837篇
  2011年   5166篇
  2010年   4444篇
  2009年   4328篇
  2008年   4120篇
  2007年   2895篇
  2006年   2161篇
  2005年   1660篇
  2004年   1750篇
  2003年   1521篇
  2002年   1391篇
  2001年   1099篇
  2000年   827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考察林译小说研究状况,可以发现一个其他课题很少见到的现象:由于研究者学科身份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的学术取向和价值判断,呈现一道特异的"双向景观"。这种"双向景观",一方面形成一种学术互补,而从另一角度看,却又各自存在误区,而且在两个向度之间留下了不小的空白。其实,"双向景观"的两维,可能都对一个问题未引起充分的重视,这就是林译小说的特殊文化生态: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与"渗透"。通过对林译小说的考察,不难发现:中国近代小说翻译最初以思想启蒙为动力,同时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制约,为迎合当时接受者的阅读习惯和情趣,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改制创作成分。不过,国人在翻译外国小说的同时,对西方文学从隔膜走向了解,逐渐通过选择、引进、吸纳,革新了中国小说,进而萌育了现代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99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据研究,多年后,爱坐前排的学生,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相似文献   
993.
客观物象、事象入诗即成"意象"。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思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和本质特征。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分析人类的创新思维有独到之处,为诗歌分析解读以及诗歌翻译提供了可以利用的理论框架。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时,可以尝试将意象组合作为翻译单位,通过语言形式的转换,尽量使原文中的意象得以在译文中再现,在译文中建构起类似于原文中的意象组合,以实现"立象以尽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4.
从翻译诗歌的接受到本土原创诗歌的兴盛,日本近代诗歌经历了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而与日本近代小说被中国学者大量译介的盛况相比,日本诗歌为何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究其原因,除了同时期中国本土诗歌的蓬勃发展之外,与中日诗歌译介方面的"艰辛"及诸多社会文化因素都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995.
月亮     
拂晓的月亮 挂在山顶上 笼子里的白鹦鹉 睁开了朦胧的眼睛 哎呀呀,那不是我的伙伴吗?打个招呼吧。  相似文献   
996.
目前,科技英语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科技英语教学慢慢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科技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针对科技英语的特殊性,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科技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指出科技英语翻译教学要从专业词汇翻译和长句翻译两个方面来加强教学,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技英语的掌握。  相似文献   
997.
《长恨歌》在创作心态、表达方式、情感指向、审美情趣乃至诗学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喉两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带来的内蕴丰腴的艺术效果,不仅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而且深刻影响了读者对《长恨歌》主旨的多样性解读。  相似文献   
998.
冀红霞 《课外阅读》2011,(4):213-2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先河。其内容、语言、表现形式来自民间,由宫廷的乐师、文人按民歌、民曲的乐谱加工整理、编辑而成;《离骚》由屈原个人创作,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先河,是我古代诗歌南集体创作到文人个体写作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这两部作品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学的两座山峰。  相似文献   
999.
董凯云 《课外阅读》2011,(3):215-215
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了100多首古诗词。就人选的古诗词来看,多是脍炙人口之作,作者又是历朝的著名诗人、词人。这些诗词的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语言浅显易懂,比较容易为儿童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00.
黎玉伟 《课外阅读》2011,(12):310-311
我走进课堂听的两节高中新课改调研课教学案例:一节课是比较鉴赏《蜀相》与《书愤》,教学目标在比较鉴赏两首诗歌的基础上,走进作者,了解诗人内心涌动的情感。教学结果课堂沉闷;另一节课是苏东坡词鉴赏。在课堂中对了解《定风波》的问题提了三个:诗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看出诗人的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教学结果课堂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