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3篇
  免费   5篇
教育   5634篇
科学研究   119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94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30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生态诗词     
《生态文化》2011,(6):22-22
建剑道中 云麓烟峦知几层, 一湾溪转一湾清。 行人只在清湾里, 尽日松声杂水声。  相似文献   
42.
王宇红 《广西教育》2014,(14):33-34
以开发漓江诗词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为例,阐述开发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43.
庄烨 《教学随笔》2016,(9):49-49
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有中考制度下,却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状态,一直到高中以前,语文教学对诗歌的要求仅仅是背诵和默写,导致多数中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解读诗歌的方法。今天我将以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为例,来谈谈我们该如何去读懂诗词。  相似文献   
44.
欧春燕 《广西教育》2014,(16):35-36
正"富贾,可为吾友乎""安能辨我是雌雄""甚累,不复爱也"……这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原来这就是网络流行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女汉子"和"累不觉爱"的文言版。近段时间,此类"白话文"转变为"文言文"的段子十分流行,甚至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刮起了一股"最炫文言风"。对此现象,各方评论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文言的回归",反映了人们开始亲近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可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贬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网络现象而已,类似于"恶搞",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折射了现代语言的贫乏。  相似文献   
45.
于洁鑫 《考试周刊》2014,(14):28-28
诗画的一致,乃中国画家追求的最高之理想,也是中国画最高之境界。一幅意境妙生的中国画,题上一首富有情趣清新优美的诗词,使诗情画意更浓,加上书法和篆刻,熔诗书画印于一炉,从而使诗与画﹑时间与空间﹑听觉与视觉得以升华,诱发思古鉴今的意气和品物流笔的风雅。这种风雅和品格在一定意义上与画家的文学修养和文化气质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46.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它的知识和语文、历史等科目都联系紧密。所以,巧用诗词对教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4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优秀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有许多文章的成功得益于对古典诗词的灵活运用。所以能够真正地把古典诗词的精髓化为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为写作时取之不尽的资源,化为学生笔下诗意横溢的华美篇章,这就要让古典诗词走进学生的写作深处,让他们的作文拥有古典诗词的情韵沉香。  相似文献   
48.
古典诗歌,用语典雅,表意含蓄,艺术表现独特!这一切都似与在快餐文化的渐染中成长起来的初中生有着深深的隔膜。因此,引领学生真正走近诗歌,欣赏它独特的美,需要披文入情,探颐索隐,从基本词句的理解入手,借助阅读积累与生活体验,再现画面,体味深情。  相似文献   
49.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是外国学习者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学习者的文化习得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由于其表达方式和行文手法独特,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跨文化教学的难度,不但要进行语言教学,同时也要注重文学欣赏。本文将针对对外汉语课堂中的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高中生需要在丰富的文化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古诗词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比较阅读法,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