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89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不同的体有不同的特点,不同体的章在语法、修辞及词江的运用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体的社会功能和构成体的语言材料及修辞选择上的差异。日语的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口语体和书面体。口语体具有广泛性、生动性、多变性、简略性的特点。书面体具有严密性、体系性的特点,它包括节语体、科学语体、政治语体和公语体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52.
夸张与吹牛都是故意言过其实,但有本质的不同。它们在言语表现、使用心态、目的及语言世界与物理、心理、文化世界真假关系上都有差异。人们对张大事实的言语现象的夸张与吹牛的评判,其标准包含两个方面:文化、心理度和领域、语体度。夸张与吹牛存在大量的"非此即彼"的典型成员,也存在"亦此亦彼"的中介现象。  相似文献   
53.
语言变体既存在于语言习得过程中,也存在于语言使用方面.由于它产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起了学者的广泛注意,形成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研究理论:Labov的理论变体规则和语体研究理论;Bailey和Bickerton的动态理论以及在心理学方面作出的系列研究.将这些理论进行研究解析,可以深化语言变体的研究,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有着...  相似文献   
54.
新闻类大众传播语体与诗歌类文艺语体是两种不同的语体,二者在写作语境、写作目的和要求、阅读习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语体风格。  相似文献   
55.
儿童属于未来文明的一部分,面对儿童的传播,应该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传媒文化也应该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大众媒体中充斥着成人的声音。儿童的位置在哪里?儿童的媒体环境现状如何?本文从对少儿电视频道中部分综艺节目进行分析,指出这类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语体符号的变形、人文关怀的缺失、审美观照的偏离和寓教于乐的误区,造成了对儿童在语言习得、审美判断和人生认知上的误导。对如何寻找一套适合儿童的传播符号和编码系统,形成一个正确的言语世界,作出了思索。  相似文献   
56.
王春鸣 《今传媒》2011,(4):77-79
儿童属于未来文明的一部分,面对儿童的传播,应该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传媒文化也应该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大众媒体中充斥着成人的声音。儿童的位置在哪里?儿童的媒体环境现状如何?本文从对少儿电视频道中部分综艺节目进行分析,指出这类节目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语体符号的变形、人文关怀的缺失、审美观照的偏离和寓教于乐的误区,造成了对儿童在语言习得、审美判断和人生认知上的误导。对如何寻找一套适合儿童的传播符号和编码系统,形成一个正确的言语世界,作出了思索。  相似文献   
57.
魏晓冰 《科教文汇》2011,(11):141-143
全球的一体化进程彰显了中外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新闻翻译的研究也因此愈发受到重视。鉴于不同的英汉语体和意识形态,中英新闻之间的差异成为翻译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基础层面的词汇出发,文章探讨了不同意识形态下,新闻词汇的特点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两大翻译对策——异化和归化,以及译者在研究新闻翻译时应当具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58.
刘进  习觅哲 《考试周刊》2014,(84):158-160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体意识正在被大家接纳并受到重视,掌握语体的相关规定不仅能规范教学,而且是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学好汉语的必经之路。语体的使用受制于语境,在交际运用中,语体表现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留学生语体使用方面的技能,就会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语体在语言学习的各阶段各有特点,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语体能力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再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此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9.
成语的色彩可分为感情色彩、谦敬色彩、语体色彩、时态色彩、职业色彩等,其中成语的感情色彩一直是各省市高考考查的热点,也应该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相似文献   
60.
"为了"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其意义可分为"表原因义、兼表原因和目的义、表目的义"三类。在现代汉语史的四个阶段中,第一阶段中"为了"表原因的用法较多,而在语言规范化的引导下,第二、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中这种用法明显减少。老舍的文学创作跨越了第一、二阶段,第一阶段有一些"为了"表原因的用例,但第二阶段没有找到此类用例。另外,不同语体中"为了"表原因用法也不同,从口语体到书面语体中的文艺语体、新闻语体、法律语体,随着正式度不断提高,"为了"表原因的用法也越来越少,这和语言使用的规范化程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