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8659篇
科学研究   457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429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106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839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704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1007篇
  2007年   790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应酬语的理解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对应酬语的辨识是寻求最大关联性的演绎推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当且仅当非应酬解释违背关联原则,达不到最大语境效果时,应酬解释才得以产生。而传统的套语式教学方法使得中国学生对英语应酬语的辨识过程正好与此相反。这种思辨推理过程的差异正是中国学生容易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字形辨析是高考必考的题型之一。考查点为:1.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如把“脉搏”写成“脉膊”、“通宵”写成“通霄”。2002年全国高考北京试题中的“象样”(应为“像样”)、“通谍”(应为“通牒”)就属于这一类。  相似文献   
13.
就英语口语而言,交际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交际教学法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语言的实用性和双向交流,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从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来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4.
一、同义句式的类型1.由于汉语本身不规范而形成的同义句式。如“难免(要)”与“难免不”、“差点”与“差点没”、“(除)非……才……”与“(除)非……不……”、“好容易”与“好不容易”等,意思对等,多可互换。甚至“战胜”与“战败”、“揍你”与“不揍你”等,有时也没什么两样,试比较:“甲班战胜/战败乙班”“再淘气,看我揍/不揍你”。2.由于调整句序或换用词语而形成的同义句式。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为刀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语境理论,其中包括对语境的变量和语境动态特点的研究,然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商务英语函电中的语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商务工作者的函电写作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翻译时我们首先假定原文语篇是连贯的 ,那么其译文在语篇上也必须是连贯的。有些衔接不太明显的语篇 ,内容也是连贯的 ,受话人根据语境、语用等语言外知识来掌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达到交际目的。译者在翻译时 ,要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语篇外部影响语篇连贯的非语言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语篇层次上的意义与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7.
英语口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门比较难、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搞好英语口语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改革现行教材、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外贸英语信函写作出发,从语境的角度探析了其文体特点:选词严谨庄重、力求准确、简明扼要、注重礼节  相似文献   
19.
口语教学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该课内外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经历和现实语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本文重点探讨口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具体教学模式、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关联理论可以极好地弥补系统功能语法的不足,解决会话中的含义识解问题。尤其是二者语境观的相互借鉴及有机结合对我们解释语用、翻译、二语习得等方面的问题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