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234448篇
科学研究   352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77篇
综合类   1531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2261篇
  2024年   599篇
  2023年   2212篇
  2022年   1243篇
  2021年   3743篇
  2020年   4449篇
  2019年   6141篇
  2018年   3151篇
  2017年   5725篇
  2016年   6411篇
  2015年   6865篇
  2014年   15526篇
  2013年   14183篇
  2012年   15871篇
  2011年   22986篇
  2010年   19172篇
  2009年   15890篇
  2008年   15287篇
  2007年   10484篇
  2006年   12523篇
  2005年   11609篇
  2004年   17549篇
  2003年   11528篇
  2002年   7397篇
  2001年   5020篇
  2000年   5622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01.
孟嫣然 《小学生》2006,(6):44-44
寒假前的一天晚上,妈妈拿回一份报纸,上面说祖国大陆要送给台湾两只大熊猫,倡议全国人民给大熊猫起名字呢。当时正在写作业的我一下就来了劲儿,兴奋地对妈妈说:“快来想一想,我们给大熊猫起个什么名字呢?”妈妈停下手里的活儿,我俩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我说“宝宝贝贝”挺可爱,妈妈说“树树叶叶”有意义,表达树叶对根的  相似文献   
102.
我国要在科学技术方面赶上或超过别的国家,要走在世界前列,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培养大量创造型人才,来适应今后教育与科技的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实现课堂教育素质化,如何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便变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创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实践课、创新发展课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呢?现结合自身在课改实验中的体会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3.
语文创新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解、尊重文本,又让学生设身处地联系自身与生活实际来体味、感悟。强调以前所忽视的人文性,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养成。教学方法上,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主要以讨论、交流为主,体现知识建构、以人为本、平等对话的理念。这些在新课标中都有所体现,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健康第一是新世纪我国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体育保健教育的目标。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为新《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大纲出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7.
108.
很难想像,人的一生如果没有梦想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9.
追求     
  相似文献   
110.
张翼 《四川教育》2006,(11):36-37
[编辑提示] 《囚歌》以及类似课文,在各种版本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的分量,它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如何进行这类课文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感到迷惑。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年代久远,孩子的阅历,情感与文本有很大的距离;二是很容易上成历史课,思想品德课。我们在这里推荐两份教学预案,它们或多或少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品读”一案,确定以朗读练习为主线,通过朗读指导,和学生一起走近作者、走近诗歌,缩短时代距离;“运用”一案,确定的以资料查找为主线,通过资料的选择与应用,理解课文内容,融入诗歌情感。这两个方案,既能解决思想教育的问题,同时又不失课堂的语文味,因为朗读、信息搜集都是语文课的重要学习方法。当然,我们可以融合这两种预案,也可以创新更新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