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4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将物权包含的内容用债的方法进行保护不尽合理,物上请求权应是我国民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在知识产权领域,亦应建立知识产权请求权制度。知识产权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是知识产权所有人手求法律保护的两种不同的救济手段,其性质和功用不同。必须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在知识产权侵害领域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52.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基础的研究,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只能是也应该是诚实信用原则,并通过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起源及功能的研究,阐明了诚实信用原则在缔约过失责任中适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3.
继承恢复请求权是继承人保护自己合法继承权不受侵犯的一项重要权利,建立完善的继承恢复请求制度对于完善 继承法律制度相当重要。本文试从比较法的角度对继承恢复请求权的性质,构成要件、行使及保护期限进行分析,以探讨继承恢复请求权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4.
在我国,登记请求权制度仍只是理论上的概念,法律未予以明确规定,但其对权利人的利益与不动产交易市场的发展影响甚大,故讨论建立我国的登记请求权制度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结合我国《物权法(草案)》中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规定,探讨登记请求权制度在我国的适用主体、适用情形、立法体例及性质等,使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5.
母亲在怀孕时受到侵害,危及到胎儿的健康和身体的完整时,胎儿是否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法制发达国家)均陆续发生关于胎儿期内遭受不法行为侵害的诉讼案,原告基于胎儿期内遭受的不法侵害事实向加害人请求损害赔偿。我国近年来也多有此类案件发生并引起众多法律、道德上的讨论,但是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将以胎儿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为切入点对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6.
在《民法典》出台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作为物权法中具有不容忽视地位的遗失物拾得的问题,也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遗失物拾得的问题主要涉及拾得人的通知、保管、交付义务以及责任范围,报酬请求权及费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这里,笔者仅就确立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和拾得物的归属问题阐述了自己观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遗失物拾得立法的重视,完善我国的民法内容。  相似文献   
57.
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产生根据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侵权 ,二是基于违约 ;其范围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在民事领域 ,协商是主张权利和解决纠纷的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8.
刘晓宇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4):52-61,103
源流于德国的保护规范理论,为我国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判定提供了新的裁判思路。保护规范理论的法理正当性与异质性互相蕴含,其备受争议的司法适用上的不确定性源于其理论内涵的开放性,此恰好成就了其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基于根植于外国法的渊源特性与规范化适用路径的缺失,保护规范理论在我国面临司法适用上的机械、僵化、严苛等困境。因此亟须进行步骤化提炼,具体可运用公法规范"私人利益保护指向"来解释案涉法规范所保护的利益性质及判定主观公权利的存无,从而提炼出特定人的行政法上请求权,构成起诉人行使主观公权利的请求权基础,实现行政诉权与实体请求权之间的对照和联结。  相似文献   
59.
浅议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之请求权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给海洋环境带来重大损害的同时,也给直接受害人乃至国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属于民事赔偿范畴,但它不同于一般民事赔偿,由于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损害的特殊性和其赔偿权请求主体范围的不明确,使得合法海洋生态权益得不到赔偿。以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特殊性和赔偿请求主体的多元化入手,分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之请求权主体的现存问题,探讨解决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0.
文章对德国<饭对限制竞争法>第七次修订前后关于损害,赔偿主体问题的立法发展和理论研究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争议较大的市场相对人的请求权主体资格,以待为我国今后完善反垄断民事损害赔偿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