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9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范丰梅 《家长》2010,(7):31-32
在平时监考时。我发现很多孩子用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就把试卷做完了,而大部分孩子做完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有些孩子象征性地检查检查。也只是把试卷翻来翻去,并不是很有耐心地看题做得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古代服饰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条件下独立发展的一种服饰系统,尤其是官服系统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它与中国古代儒家的治国思想紧密结合,遵循中国古代"礼制"规范,体现强烈的等级观念和中国古代文化政治的形式主义及程式化特征。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保持了清晰的发展脉络、装饰特色的一贯性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3.
舒心草     
张丽钧 《良师》2010,(1):4-5
案头的山水盆景中生出了一株小草,茎如丝,叶如珠,绿如翠,煞是夺人眼目。 总有人指着这株草问起它的芳名,我一片茫然,却不甘心。遂应道:舒心草。 自打给这株小草赐名为“舒心”之后,每每看到它,心情果真舒泰起来。这襟袖之间的山水,只是个象征性的玩意。是游不得的。若说游,倒是每日里它在游我——游我含泪含笑的目光,游我亦悲亦喜的情怀。那石,不是有吸吮功能的“上水石”,嶙峋丑陋,  相似文献   
104.
在实践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讨论问题后,没有看到预期的热烈讨论场面,在老师的要求下,同学们才象征性地讨论一番;有时,个别同学在小组中积极发言,占据整个讨论时间,在全班交流观点时,这几个同学频繁举手,口若悬河,激烈辩论,  相似文献   
105.
舞蹈仪式无论是的结构和情节设计还是氛围抑或语境的营造,其目的都是表达——不仅要激发某种情感,而且要播布某种思想意识。当然,这些表达是以象征的手法呈现,包括场图和队形。所有这一切,其实也是今天舞台舞蹈调度要做的事情——哪怕其表达是无病呻吟和苍白的说教,也是一种"无病呻吟"的情感和"苍白无力"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06.
综观鲁迅的小说,可以发现母亲形象是时时出现、看似不重要而实则不可缺少的,这些母亲形象往往是众生相的聚合体,是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范本,因而或多或少地会带有某种象征性意味。通过对这些有象征意义的母亲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对于旧社会妇女命运和境遇的关注。鲁迅之所以塑造这些母亲形象,一方面是因为母慈子孝情结的驱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小说创作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07.
我们在作文批改教学中总会有这样的苦恼:老师费了很大精力精心批改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他们只是象征性的翻开粗粗浏览一下,对于老师的修改意见置若罔闻,订正几个错别字后,就把它丢置一边,万事大吉了。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投入到作文修改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我们在作文批改教学中总会有这样的苦恼:老师费了很大精力精心批改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他们只是象征性的翻开粗粗浏览一下,对于老师的修改意见置若罔闻,订正几个错别字后,就把它丢置一边,万事大吉了。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投入到作文修改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古诗词中的地名不仅是一种地理符号,更是一种表达历史文化内涵,反映诗人情感和抒情言志的手段。三峡地名因其地理和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在英译过程中传达的历史文化和意象略异于其它古诗中的地名,但更多的是反映古诗地名英译的共性,从中可窥见英译古诗中地名处理的一斑。  相似文献   
110.
胡华  张蕾 《学前教育》2010,(1):51-52
幼儿园常常开展幼儿评价活动,在各种各样的评比栏中,从“小红花”到“大红花”,从“棒棒糖”到“大苹果”,老师们费了不少心思。然而,这些象征性的奖励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却似乎正在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孩子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激励呢?他们越来越渴望展示自我,渴望被集体关注、认可和尊重,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