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篇
教育   307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81.
千年轮回沉淀出最灿烂的文明,在文学的领域,诗词歌赋便是最为耀眼的一页,而唐诗宋词则是其巅峰之作。本文简要介绍唐诗宋词的发展,展现那个烟波浩渺的朝代的墨香古韵,并揭示时代与音乐在文学的发展中作用;同时,文学又影响到不同时代的音乐。  相似文献   
282.
283.
晚清沈祥龙的《论词随笔》是近代词论修辞学研究史中的重要专著。书中阐述了作者如下的词论观:词要适应题材题旨,词一般不宜用来表庄重的题材,只适用于抒发感情,被称为“纯粹的抒情诗”,强调情景相绘,词贵意内言外。词要讲究章法,要注重“发端”、“换头”、“结尾”有机配合,并指出“结”难于“起”。词还要斟酌句法,提出“对句”要整炼工巧,流动脱化,下句要从上句转出。词用字贵在坚凝,妥溜,实字务在精择,虚字应能前后呼应,起到仰承俯往作用。词的声音贵在协律、审韵,贵相题选调,得其宜。词有婉约、豪放两大风格,各有所宜,描写闺房情景宜用婉约,描写大漠气象宜用豪放。沈氏甚至主张两种风格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284.
苏轼的创作实践主要以散文、诗、词、书法及绘画为主,在词的方面更是不断创新,彻底打破了词的传统,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多面手的姿态出现于北宋的文坛和艺坛,在我国词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85.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为苏东坡词设了一个模块,题名为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遴选出的篇目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和《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梳理词史,我们可以知道能让天下人耳目为之一新的主要是东坡的豪放词。词在中唐初兴的  相似文献   
286.
河东秧歌舞蹈是晋南民间舞蹈的特有具象表述形式,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河东秧歌舞蹈的精神意蕴,体现出晋南黄河文明的豪放恣肆风格,在高雅与媚俗奇特纠结串联中,用肢体艺术的集体呈现,表现了民间文化的狂欢和升华。  相似文献   
287.
苏东坡在诗文方面都很擅长,但他对词的贡献更为突出。他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扩大了词的题材,开创了豪放派先河,不乏浪漫主义色彩。超尘闲逸的风格,使他的词折射出人性,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襟怀旷达、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性格,使人们谈词必谈苏东坡。  相似文献   
288.
<正>到云南边境沧源佤族自治县考察,佤族人的粗犷豪放、热情好客、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沧源县与缅甸接壤,佤族人出国就像出村子一样简单,还经常到缅甸的集镇上赶集,缅甸那边的佤族人上午来沧源,下午又回家。佤族人好酒,海量奇大,与他们欢酌,包你一醉方休。哪怕你过去滴酒不沾,到了这里,你就没有任  相似文献   
289.
通过与司空图对于"豪放"定义的比较,可以发现苏轼对于"豪放"的定位更多集中于创作时的一种自由、充沛、郁勃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作品的风格反映。另外,豪放词的出现除去创作观的影响和对前人的继承以外,还包括以下原因的共同导向:一是蜀学对苏轼豪放词的影响。蜀地三教融合的学术思想是苏轼的创作出豪放词的内因,表现在《东坡易传》中则是对于现实的达观态度。二是"乌台诗案"对苏轼豪放词的影响。在被贬黄州以后,苏轼开始对人生的意义重新进行反思,这个时期的作品多是对生命本体的意义进行探索,形成一种超然豁达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290.
苏轼和辛弃疾同属于豪放派词人。他们的词境界雄阔,壮丽;情感豪迈奔放;语言明丽简达。然而苏轼词境界雄壮明丽,情感豪放豁达,语言简达直白。辛弃疾词境界雄壮阴寒,情感豪放郁结,语言简达隽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