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篇
教育   307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辛弃疾一生坎坷而传奇,词作风格多样。辛词豪放之中不失柔情,柔情中又透露出不屈不挠,散文化的词作在开放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32.
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初读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1986年12月第1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就发现其中所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自己初中时所学的在字句上有所不同,也与高中课本所学内容不同。这种  相似文献   
33.
苏轼词在风格上有多种多样的创新.他一改词之绮罗香泽之态,给词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他的词作,或豪放,或婉约,或旷达,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一定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4.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由于在词风上一改晚唐五代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所以,被视为豪放词之先驱,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整首词不仅逼真地透过景物揭示“思”这种情感,而且丰富了“思”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的描绘了这不同寻常的“思”。  相似文献   
35.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是北宋中期一代文坛宗师领袖,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是革新的主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他是最早从事豪放词的创作并为豪放派奠定基础的大词人。他的词具有教育的文学艺术成就。抒真情,感天地,泣鬼神,意境深邃,语言精妙,妙在成为千古佳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1076年作者任密州知府的时候,本文从气韵美进行分析。作者长年积郁难发之气,才有了词作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直干云霄的一“问”,作者积怨而发,可以说是“问”得惊天地而泣鬼神,气势悲愤而恢宏,作者仕途多桀,人生失意,对影自怜,对月把酒…  相似文献   
36.
阴阳刚柔之美的创作风格,在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有不少体现,如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提到的"纤秾""典雅"就接近阴柔之美,而"雄浑、劲健、豪放"又和阳刚之美趋近.  相似文献   
37.
提起豪放词,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相似文献   
38.
包瑾 《高中生之友》2008,(20):40-41
余秋雨说,要是给中国古代文豪弄个排行榜,苏轼是可以跻身前三名的,他的才气、他的人品,堪称中国文人的典范。苏轼的文字真正动人的,应该是他言语背后率真、豁达、儒雅的风范与人格吧。最早接触苏轼的词,是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配上王菲的歌声,我觉得这是中国最浪漫最美丽的词,清纯脱俗,而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成了苏轼留给后人最纯洁的祝福。  相似文献   
39.
诗文责在创新.辛弃疾创作的词能为后世留下辉煌的一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词创作中不仅为词注入了新的内容,而且运用了新的艺术手法.细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发现颇多创新处.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自古形胜的长白山区,山川毓秀,地杰人灵。这里不仅孕育了商部族的祖先,还是满清王业的肇兴之地,是抗日战争的前线,更是不屈的长白山人的兴业之基。长白山文学承栽着长白山人博大无私的仁爱情怀、雄豪放旷的粗旷气质、坚毅挺拔的大山品格和保卫家乡、捍卫领土的民族气节。这种昂扬奋发的人文精神激励着我们长白山人奋发进取、勇往直前,谱写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