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篇
教育   307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丁雪艳 《学语文》2014,(1):51-52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初读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1986年12月第l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就发现其中所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自己初中时所学的在字句上有所不同,也与高中课本所学内容不同。这种版本不同、文字有别的情况,一是因诗人自己修改——“新诗改罢常自吟”,经过推敲后,诗人把诗词中一些不甚妥帖的词儿换了.  相似文献   
312.
我们读唐诗宋词时,既可以感受到那种气魄雄宏、风格刚健、情调昂扬、意境超脱的豪放词风,又可以体会到那种柔丽隽永、含蓄婉转,吟咏风花雪月、感喟春愁秋恨的婉约风格.在语文学习上有一种通过想像、联想、思维、再创造等来获取心灵上的愉悦的文学鉴赏活动,  相似文献   
313.
314.
近日闲暇,翻出楚辞吟读,读到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沉郁而又豪放的诗篇,竟不由得想起了五月龙舟上的声声鼓点及鼓点中的古典记忆,便手捧屈辞,信步于武昌东湖西北岸的行吟湖畔,循着当年屈大夫的足迹,去想象、探索其行吟泽畔的忧愁幽思、疾痛惨怛的心情。  相似文献   
315.
千年轮回沉淀出最灿烂的文明,在文学的领域,诗词歌赋便是最为耀眼的一页,而唐诗宋词则是其巅峰之作。本文简要介绍唐诗宋词的发展,展现那个烟波浩渺的朝代的墨香古韵,并揭示时代与音乐在文学的发展中作用;同时,文学又影响到不同时代的音乐。  相似文献   
316.
晚清沈祥龙的《论词随笔》是近代词论修辞学研究史中的重要专著。书中阐述了作者如下的词论观:词要适应题材题旨,词一般不宜用来表庄重的题材,只适用于抒发感情,被称为“纯粹的抒情诗”,强调情景相绘,词贵意内言外。词要讲究章法,要注重“发端”、“换头”、“结尾”有机配合,并指出“结”难于“起”。词还要斟酌句法,提出“对句”要整炼工巧,流动脱化,下句要从上句转出。词用字贵在坚凝,妥溜,实字务在精择,虚字应能前后呼应,起到仰承俯往作用。词的声音贵在协律、审韵,贵相题选调,得其宜。词有婉约、豪放两大风格,各有所宜,描写闺房情景宜用婉约,描写大漠气象宜用豪放。沈氏甚至主张两种风格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317.
本文认为苏词的风格不只是今之所谓的豪放,而是一曰豪放,二曰旷达,三曰婉约,且以旷达为主要特色,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全新的风貌。我们既要看到其豪放、旷达词风的开创意义和旷达词风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略其婉约词风的革新成就。  相似文献   
318.
古代词人多写离愁别绪,哀婉柔靡之愁。辛弃疾于常见题材中化出新意,他融愁入景,以之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其词作于雄奇奔放,慷慨悲壮之中更多一重沉郁顿挫之风。特定的时代产生了特定的大词家,也产生了辛词独特的写愁词作,即使是在一部分清新小令中,亦不乏愁之点染,他以愁反衬出一种喜悦之睛,并做到了景从情出,使之具有了较高的审价值。  相似文献   
319.
纳兰词     
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在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  相似文献   
320.
彭琛 《小学生》2007,(4):47-47
导读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红头发、雀斑脸、两根小辫子翘着,长腿上穿双长袜子,一只棕色、一只黑色,皮鞋比脚还大一倍的女孩。她精力充沛,有一颗善良的心,豪放不羁。她如一匹野马,好打抱不平、富有同情心,所到之处,都有一些行侠仗义的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