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教育   10903篇
科学研究   1720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388篇
综合类   551篇
文化理论   335篇
信息传播   4785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515篇
  2014年   1254篇
  2013年   1228篇
  2012年   1596篇
  2011年   1759篇
  2010年   1478篇
  2009年   1391篇
  2008年   1745篇
  2007年   1477篇
  2006年   1005篇
  2005年   809篇
  2004年   743篇
  2003年   563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咬文嚼字>的同志向我组稿,我慨然应允.一是我太喜欢这本小刊物了,它刊载的文章生动有趣,尖锐泼辣;二是我太感谢这本小刊物了,它勇敢地担负起咬文嚼字的任务,为扭转"无错不成书"的现象,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52.
董昕 《新闻采编》2002,(2):14-15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媒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电 视、报纸、广播、网络……对于许多人来说,传媒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们通过读报纸看电视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新闻背景,获得分析解释;获取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获得社会知识开阔  相似文献   
53.
李洁 《当代传播》2002,(2):42-44
提出的学理概念,泛指调整因新闻内容侵害公民人身权利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③。我国的新闻侵权法是在总结十年动乱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了公民的批评权和建议权以及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禁止侮辱、诽谤和诬陷。这成为新闻侵权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具体讲,可按四个阶段考察我国新闻侵权法的形成与发展。1980年颁布(刑法》。该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要处以相应的刑罚。这是我国首次立法惩处诽谤侮辱,可谓新闻侵权法的滥筋。《民法通则》于1…  相似文献   
54.
“陈宝莲遗照” 2002年7月31日,香港女影星陈宝莲在上海的寓所跳楼自杀,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与陈自杀有关的消息以及陈生前的风流韵事一次又一次连篇累牍地出现在香港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杂志。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香港,发生这样一件能够高度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各媒体记者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不少媒体奔赴上海拍摄陈的寓所照片,更有一家周刊的记者假扮陈的亲属,混进陈家拍摄遗物,引起了陈的家人与朋友的强烈不满。就在一波未平之际,又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以致酿成了后来众所周知的“遗照风波”。  相似文献   
55.
56.
57.
污染图书处理规则及实例释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污染图书处理提出规则和实例释疑。污染图书有恶意污染和无意污染之分,污染图书程度可以分为4种类型。提出污染图书的检查程序与归责方法。结合6种污染图书处理实例,说明怎样规范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图书馆不具备处罚读者资格,制订包括污染图书处理规则等读者工作制度应当符合民法规则。  相似文献   
58.
袁舟 《新闻界》2003,(4):37-38
2003年3月27日,在发现本国首起非典型肺炎2个星期之后,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通过媒体向公众表示,政府以透明、公开和专业的方式应付非典型肺炎扩散所带来的问题,只要人民充分合作,就有希望尽早阻止这种传染病的蔓延。他说,虽然非典型肺炎扩散的消息会打击国家经济,但政府决定以公开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掩饰问题,目的是确保人们对新加坡长远的信心。新加坡政府处理SARS危机时提出透明、专业的口号,并无影射他人甚至是火中取栗之意。,早在1967年,新加坡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就说过,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处理重大疫情时采取公开和积极应对的态度…  相似文献   
59.
前两天在书店看到书海出版社出版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这本书对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几本散文名作中出现的一百多处文史差错进行了指正、考辨。余秋雨的大名在当今社会上如雷贯耳,敢有人对秋雨先生叫板,竟然在他的文章中挑出一百多处差错,这书可不能不看,便买了一本回去。看完上海学者金文明先生写的这部《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确实有“石破天惊”之感,因为金先生在书中指出的不少差错,并不都是很冷僻的史料,很多都是文史常识。在文史常识上出错,余秋雨固然有推不掉的责任,说明他写作有失严谨。但我看…  相似文献   
60.
王斌 《声屏世界》2003,(9):30-31
新闻侵权归责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确定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和归责原则。同时,这也是审定新闻侵权的首要任务,更是新闻侵权法所规范和调整的目标之一。 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 如何确定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目前,在法律界和新闻界众说纷纭。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起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