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23篇
科学研究   17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加息是中央银行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利率的变动对各项经济指标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它被看作是调控国民经济的一剂猛药。关于利率的变动时股市的影响这一话题,长久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现阶段中国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检验西方传统理论在中国的有效性,同时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84.
随着上半年落下帷幕,两项数据浮出水面:一是上半年上证指数的涨幅是62.53%;对如我辈等堪称"曾经沧海"、看惯了动辄翻番直至三番、五番之人,实在不算惊人,却是近二十年涨幅最大的。在跌幅惨烈达70%以上的大熊市之后居然能够有这样的表现,真是难得。深成指更甚达78%!二是原来以为堪忧的6月份,期间升幅却报12.4%,系1664点以来单月涨幅亚军,也是没想到。  相似文献   
85.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跛策目标的过程中,货币当局需要借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进行调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最终能否实现。介绍了普尔分析,比较了利率和基础货币各自体现出的产出方差,得出无论选择什么作为中介目标,其目的都是使经济波动最小。  相似文献   
86.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本文认为,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7.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市场已成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专门研究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从理论上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三种途径和对应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我国的有效性欠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略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及其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和畅通,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众多具体的传导机制,这些传导机制中的任何一条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独特背景,以及金融发展所处的独特阶段,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各个具体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89.
魏晓勇 《科学中国人》2007,(11):120-123
股票市场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的调整其二者之间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以及各国金融机构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1994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四季度数据,就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作了定量和实证的分析,笔者认为,以股票市值为代表的股票市场的发展与货币供应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其股票市场已经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央银行应尽快将的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因素纳入货币政策的制定之中。  相似文献   
90.
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性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探讨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一般途径及其标志性效果,其次揭示了我国货币政策低效性的种种表现,再次着重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低效性的原因,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