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678篇
科学研究   132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周爱芳 《湖南教育》2003,(24):52-52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擅长交往且能获得成功的人,往往多用赏识,赏识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早已被人们所习用。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自尊,重塑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挖掘潜力,人尽其才。在我的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晓,常迟到,影响了班级集体荣誉。我问他为什么迟到,他有时说家里早餐做晚了,有时说因走在路上想起忘记了带什么文具又跑回去取所以来迟了,有时说单车链条断了如此等等。经过家访和深入了解,原来这个学生纪律性差,较散漫。于是,我对他进行了正面教育,给他讲道理。经过这…  相似文献   
72.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对孩子的赞美和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家长应当学会正确表扬孩子。表扬要适度、要恰当、要具体、要客观、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恰到好处的表扬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3.
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在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办法:①信任激励;②尊重激励;③帮助激励;④赏识激励。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朝着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标努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4.
“赏识学生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4月17日上午在北流市北流镇新芝小学举行开题报告会。所诈“赏识学生教育”就是充分发现和认识学生思想、行为、才能、成绩的价值而给予肯定和赞扬,促使学生增强自侣心,主动进取,全面发展。“赏识教育”曾作为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央教科所创支持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5.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向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让“学困生”脱困,健康成长,成为未来社会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不仅关系着教育的今天,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教育界对此做了不少积极有效的探讨,笔者从“语文”母语教学的角度,在“创新写作”课题理论指导下,经过在教学一线的实验、研究、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让“学困生”摆脱困境的方法:赏识→爱心→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76.
谈赏识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赏识与表扬不同,与一般的师爱也不同。赏识是一种心态,是爱的升华,是内心深处对别人某些个性特征的情感体验和倾斜,因此,班主任要能赏识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77.
如何把孩子教育好.成了时下家长的一大难题。应当说,如今学习、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应好好珍惜,自觉加倍努力:然而,事与愿违,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就喜欢与家长“对着干”,甚至干出令家长困惑、社会不安的事来,对这类孩子,一些家长和老师往往束手无策.其实,打开锁要有对号入座的钥匙,教育好孩子也并非就没有“捷径”可走。  相似文献   
78.
黄秀琴 《现代家教》2003,(12):12-12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重孩子。”这位哲人的话说得很好。但是,很坦白地说,在如何尊重、教育孩子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做法却使人很难理解:  相似文献   
79.
信息之窗     
《宁夏教育》2004,(4):70-72
赏识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运用赏识教育,首先要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赏识的应该是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一般的概括性行为。除了要有普遍性外,还要有针对性。任何的表扬都应让学生感到是有理有据的,是学生自己努力和能力的肯定,过与不及都有损初衷。其次,要正确选择奖励,以虽多次奖励但不至于引起学生迅速的满足为原则,而且不必时时运用物质奖励。不少场合,向学生微笑,表示亲昵或口头表扬,同样能产生良好的强化作用。这样就会避免学生产生“拜金主义”。第三,在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表示赏识,不要延搁太长的时间,而对学生的过错要宽容…  相似文献   
80.
时锋 《河南教育》2004,(5):48-48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比较不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因此,表扬作为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美,一方面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积极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和学业上的成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自我认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