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戴海南 《湖南教育》2007,(11):34-34
一位教师教学《赤壁之战》(人教版第十册)这篇课文,在分析“以少胜多”原因时,有个学生对黄盖说的“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这句话做了分析:“80-3=77,曹军比周瑜军队多77万,可以看出双方的力量悬殊。但最终还是周瑜赢,曹操败,真是以少胜多啊!”该教师对这一“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2.
被导演吴宇森自称为气势恢弘的史诗电影的《赤壁》,今夏登陆后,因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等大牌明星出演,吸引了众多影迷。那么,片中浓墨重彩拍摄的借东风火烧赤壁一段,与真正的史实有无出入?  相似文献   
33.
背景: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吞灭东吴。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扎赤壁,在南岸同曹兵隔江相抗。  相似文献   
34.
中国人向来喜欢含蓄,在诗歌艺术中这种含蓄之美更是被推崇备至。司空图在《诗品》中曾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谓为上上品,可见在他的审美观里含蓄美也是被奉为上宾的。要营造这种含蓄美,曲笔往往为诗人所青睐。山有起伏,方显其雄奇峭拔;水有波澜,才见其婀娜灵动;诗文有了曲笔才更显其婉转、含蓄、深邃、幽美。  相似文献   
35.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战争以弱小的孙刘联盟奇胜了强大的曹操集团而宣告结束。对此,《三国演义》用了大量篇章进行渲染,其军事、政治、文学等价值确实值得今人学习和研究。然而,这场战役在正史《三国志》中却记录得非常粗略。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基础对赤壁之战进行研究,仅对史实适当点评或简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6.
侯蛟 《考试》2010,(Z3)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了直接翻译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  相似文献   
37.
作为政治家的诸葛亮,在三国政治、军事的角逐场上.无时不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展现。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派谁去守华容道这一人事安排上,诸葛亮是颇费心思的,我们从中看到了诸葛亮深邃的政治目光和高明的用人艺术。  相似文献   
38.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史书,它是一部非常严谨的史学巨著,因其真实性而备受学术界的肯定.陈寿取材精审,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证、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  相似文献   
39.
在文言文中,表示“假设”的虚词,常见的有“苟”“如”“若”“使”“倘”“虽”等。例如: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苟:假设。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 如:如果。  相似文献   
40.
伍紫姿 《小学科学》2011,(11):16-17
火攻连环,三国鼎立形势成——赤壁之战 时间:公元208年 地点: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 参战双方:A.曹军 B.孙、刘联军 主要指挥官:A.曹操 B.周瑜、刘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