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3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教育   23954篇
科学研究   2845篇
各国文化   55篇
体育   945篇
综合类   1322篇
文化理论   326篇
信息传播   4022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45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797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922篇
  2018年   489篇
  2017年   849篇
  2016年   1051篇
  2015年   1526篇
  2014年   2547篇
  2013年   2191篇
  2012年   2352篇
  2011年   2408篇
  2010年   2123篇
  2009年   2268篇
  2008年   3045篇
  2007年   2898篇
  2006年   1643篇
  2005年   1238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640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机协同教学在推进教师角色分工精细化的同时,极大动摇着教师的身份认同,症结在于教师身份的去情感化。基于情感社会学视角审视教师身份认同的情感逻辑,发现人机协同教学出现政策要求与社会期待下教师身份的多元化、互动硬环境异质化和互动符号系统单维化,伴之而来的是情感规则的遵与违之间教师身份的内在冲突,低回报情感劳动下教师身份的核心质素动摇。对此,需以情感取向为主线统整教师身份结构,化解人机协同教学的身份冲突;发挥教师情感的动力效能,促进人机协同教学的身份协商与身份展示;关照教师身份的情感性要素,为人机协同教学中的教师身份转变减负增能,从而推进教师身份的合情改变,实现人机协同教学中人与技术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0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采用“价值镜”这一表述来讨论商品的相对价值形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人的自我认知提供了理论启示。“价值镜”理论一方面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另一方面解释了人通过他人获取自我认知的社会交往过程。互联网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社交媒体账户、二维码等媒介形式,赋予了人们多种数字身份,人的交往也拓展到数字身份之间的线上交往。本文认为,在数字身份的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以社会关系为媒介的“价值镜”作用依然存在,并且经由数字技术得到了强化,成为数字时代的“身份镜”。  相似文献   
103.
104.
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高校画像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高校画像的构建流程,并阐述画像应用场景的具体实践。研究发现:高校画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应用于高校、院系、师生和社会等场景,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智库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05.
文章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及其构建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论述,发现目前学术界所提出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主要有智慧的文献、信息、空间、知识以及其他五种服务模式,构建方法主要集中于"情境感知获取数据、协同融合管理数据、数据驱动智慧分析、空间交互服务用户"四个方面。最后,对拓展和完善智慧服务模式体系、构建统一的建设框架和加快智慧服务应用及实证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6.
博物馆承载文化身份,搭建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是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基于国家形象的建构逻辑,探讨面对当前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战略定位,博物馆独特的国际传播价值,并结合中国博物馆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现状,从整合差异化资源、搭建多维故事体系、整合国际传播路径、搭建社交媒体传播矩阵、提升国家级博物馆全球意识五个维度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7.
108.
城镇化发展导致村民的身份观念出现离散化,村民的乡土认同和身份认同逐渐消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祠堂作为重要的媒介域在村民群体身份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祠堂一方面通过符号媒介向村民传递着各式信息,勾起其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在仪式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将村民的情感连接,以获得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村民通过新媒体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围绕乡村祠堂展开的仪式活动,在网络公共平台传递价值信仰和共享仪式意义,加固群体身份认同,促进群体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109.
王留 《东南传播》2022,(5):63-65
民进党当局在“反陆抗中”的错误道路上越行越远,导致台海局势持续严峻,对台宣传的新型传播方式——对台新闻短视频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将对台新闻短视频置于多模态隐喻的视角下,通过剖析其多模态协同效应和多模态隐喻的运作机理,归纳总结出更贴合构建台湾同胞对祖国认同感的宣传方向和话语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对台宣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方法,以“问题化-利益赋予-征召-动员”为主线,对体医融合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进行分析,对体医融合行动者网络的构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体医融合的推广实践遵循了“双轮驱动”“主体聚集”“局部组合”三种路径,面临着部门融合、政策融合、服务融合、技术融合等异议。因此,应坚持战略引领,发挥政府的核心行动者作用;统一标准规则,简化技术等行动者的实现链条;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激发企业等行动者的参与热情;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行动者网络运转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