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0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遗闻轶事的杂史,由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  相似文献   
92.
2007年仲夏,天气异常闷热。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文物保管部刘伯强一道前往北京木樨地刘少奇主席夫人王光美的家。此行目的是将她的遗物征集到湖南刘少奇纪念馆(设在宁乡县花明楼镇)。对于王光美的家,我并不陌生,因为工作关系,每年我都要去一两次。  相似文献   
93.
史蒂文斯是美国20世纪诗坛上的重要诗人,然而在我国关于他的诗歌研究并不深入,关于史蒂文斯的《坛子的轶事》的相关文章不超过5篇。相关的评论将该诗的主题设定为艺术给混乱的世界带来了秩序,将坛子的象征指向艺术,荒原指向混沌的现实,然而这却无法解释诗中存在的两个"悖反"。诗中两个"悖反"的存在,使坛子与荒原的象征意义得以扩展和深化,坛子指向人类的文化,荒原指向人自身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诗的主题为人在面对自身的生存困境时所表现的恐慌和困惑以及所拥有的希望。  相似文献   
94.
张凯 《精武》2006,(3):42-42
清末民初,北京前门外粮食店有一会友镖局。镖局有一位老镖师,姓于名鉴,字镜堂,是三皇炮捶于派创始人于连登的六子。在同一时期有一山西人李德茂,曾当过阎锡山的副官长,三十多岁,身材高大,自幼习武,功力深厚,性情狂傲。李德茂奉阎锡山之命,来到北京会友镖局,聘请武术教官。李德茂到北京时曾口出狂言:“若有人胜了我李德茂,我即下帖请人,若被我打败,说明会友镖局没有高人。”李德茂的狂言激怒了会友镖局的全体同仁,老镖师于鉴要亲自会会李德茂。当时于鉴已年过五旬,身材瘦小,精神矍铄,脑后留  相似文献   
95.
夜钓轶事     
张孚 《钓鱼》2006,(16):61-61
今年夏天,北京的气温一直居离不下。呆在家里,如同进了蒸笼。我们几位钓友,每天下了班,不去夜钓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聊天。楼区有个小花园,花园里有花、有树、有石桌、有石凳,正好是个摆“龙门阵”的好地方。喝着香茶,轮流讲故事,诙谐的,逗人一笑:严肃的,还真耐人寻味。在此,我把钓友们讲的故事说给您听听。  相似文献   
96.
张景岩  刘敬茹 《精武》2004,(4):44-45
静海人习武爱武,更以发展和创新了迷踪拳令世人瞩目。当年霍元甲凭迷踪绝技勇挫外国武士,为国争光;更创办精武体育会使迷踪艺名扬武林,传播海内外。与霍元甲同时代的静海迷踪拳名师马彦平,也在家乡广泛传播迷踪拳,使迷踪拳在静海代代繁衍、名人辈出。虽然马彦平所在的年代距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迷踪拳在静海也传至第六、七代,但马彦平练武传拳的轶事至今仍为静海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7.
先看两个有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故事。故事一: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  相似文献   
98.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文章着重描写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99.
轶事记录法是观察法的延伸,它要求观察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下,对学生自然表露的行为进行原始真实的记录,以便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指导。它可以用于评价学生发展领域的主要技能、习惯、态度、兴趣、自我概念、适应等。它从目标出发,将观察的对象界定在用其它方法不能较好评价的那些行为上;将观察聚集于几种典型行为上,并关注某些重要但不常见的事件;把观察限定到少数几个需要特殊帮助的儿童身上。观察记录中应尽量避免可能有的偏见。充分观察并完整记录事件发生的情景。记录要及时。应该以单一事件的简短描述为主。要注意对事件的实际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来。防止专门记录消极行为倾向。不要草率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0.
《晋书.王羲之传》比起其他人的传记来,是字数较多的一篇,但对王羲之的生平记录得不算详尽。东晋年间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梁代殷芸的《小说》等,记载了王羲之的许多轶事。将这些轶事进行初步的考订,对研究王羲之的性格和“誓墓辞官”的真相等问题,将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