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李让仁 《武当》2012,(8):61
"过劳死"最简单的解释是,人体因长期超强度劳动,导致未老先衰而早亡的一种生命现象,这种现象被医学界称之为"过劳死"。"过劳死"的早期症状为"慢性疲劳综合征",长期(一般在半年以上)出现持续性头痛、头晕、胸闷、腰背或四肢酸痛、困倦无力、失眠、心情不好等状况,常规体检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若继续过度透支遭受大量不良信号的刺激,会突发急症,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死亡。  相似文献   
42.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世界日新月异,效率和速度裹挟着我们不断奔波,过劳死、职业病的阴影如瘟疫降临,我们的灵魂已跟不上身体的步伐……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已经让许多人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反思.他们开始倡导一种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的理念.这种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并进而形成一股新潮流.  相似文献   
4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过劳死"现象越来越多。究其根源,在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笔者从"过劳死"基本问题出发,对"过劳死"的定义、产生原因、危害进行简单的阐述,提出关于"过劳死"的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包括加强公会以及劳动保障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提供定期健康检查、心理疏导以及立法部门对于"过劳死"工伤认定标准的细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4.
陈灵侠 《考试周刊》2010,(30):236-237
过劳死"一词源自日本,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过劳死"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透过"过劳死"这一表面现象,从解读民族心理层面深层次挖掘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危机意识。集团主义和危机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万事万物都要讲究"度",否则,积极的事物也会对个人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45.
尼博 《电子竞技》2012,(4):8-11
备受关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防治法)日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实施。"2011版防治法的突破比较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对职业病定义的修改,并将随之带来职业病目录的‘扩容’。诸如过劳死,长期视频作业导致的眼部损伤、职业性腰背痛、颈椎病、鼠标手等白领易患疾病都有望纳入职业病目录。"职业病防治法主要起草人之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院长黄汉林表示。  相似文献   
46.
2011年4月,某知名会计事务所的一位年轻女硕士因为过度劳累而罹患脑膜炎,最终不治身亡。由于这位可怜的才女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患病去世的,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一事件归结为“过劳死”。但这其实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过劳死,而是因为过度劳累,不及时就医所致。  相似文献   
47.
调查     
你支持朱莉的选择吗?好莱坞红星安吉丽娜·朱莉5月13日自曝已经接受预防性的双乳腺切除术,以降低罹癌风险。朱莉在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自己之所以做手术,是因为她有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8.
发现一精英大多是由于分内之事而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而平民因为分内之事和分外之事而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比例大致相当。精英更容易成为《感动中国》人物,更容易被树立为榜样。发现二精英榜样已经死亡的比例远大于平民榜样,而精英榜样过劳死的比例也大大超过平民榜样。发现三精英榜样"可望难可即",容易树立,却难以效仿;平民榜样"可即难可望",容易效仿,却难以被树立。  相似文献   
49.
日前,微博上正在大量转载一则关于“某公司25岁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  相似文献   
50.
有人觉得“过劳死”离自己很远.其实如果对照日本人公布的10大预警信号自测一下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可能已经处在“亚过劳“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