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806篇
科学研究   95篇
各国文化   48篇
体育   92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5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捕鼠记     
《新作文》2011,(5):23-23
我家最近居然闹起了"鼠灾"。 这老鼠简直是"胆大包天",每每潜(qián)入我家"大闹天宫",家里到处留下了它的脏脚印,最叫人头疼的是——它半夜三更偷吃花生,"啪、啪……"  相似文献   
102.
《古今小说》中的《众名妓春风吊柳七》改编自《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改编后的文本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话语属性以及主题倾向上与原作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改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市民叙事向文人叙事的回归,并且这种回归对文学创作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或于南宋时亡佚。在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补辑得《东阳记》佚文数条。并在此基础上,对《东阳记》佚文价值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4.
清朝嘉道年间曾掀起过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热潮,其中包括不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研究的内容。祁韵士的《万里行程记》、方士淦的《东归日记》和林则徐的《荷戈纪程》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三部行记。他们的考察路线基本相同,均记载了西北之行沿途的山川名迹、人物土俗、物产、环境等内容。而且三者之间在时间上恰好先后有别,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其间西北生态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而这些清末士人对西北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研究,对于今天的西部开发和生态保护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囚绿记 陆蠡 这是去年夏天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106.
7.桐城派:清中叶的散文流派,提倡“义理、考据、词章”并重,语言简洁平淡。因成员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和刘大櫆,代表作有《狱中杂记》(方苞)和《登泰山记》(姚鼐)。  相似文献   
107.
<干将莫邪>(语文出版社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选自东晋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比照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它是一篇新增课文.笔者在备课时,查阅了不同版本的<搜神记>以及多种古代作品选本,发现这篇小说又名<三王墓>,课文结尾删去了两句话:"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宜春县界."笔者认为,删去结尾两句有损于作品的完美,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给我们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带来不利,删得并不高明.  相似文献   
108.
徐松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松是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开创者之一,他上承乾嘉考据辑佚之风,下启道咸经世致用之学。其代表作《西域水道记》体例新颖,内容丰富,严谨可信。徐松治学讲求实用,重视实地调查,注意培养后泶。他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乾嘉以来学者醉心考据、不问世事的弊端,促进了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相结合,推动了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9.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49-151
《宣验记》《冥祥记》中观音故事主要通过诵念《观世音经》、设观世音斋、诵观世音名号等方式体现,其观音形象的描写较为简单。小说主要借救苦救难宣扬观音慈悲、借观音送子宣扬其灵验、借道教徒信佛、崇佛以扬"佛"弃"道",最终实现为宣扬佛法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篇即事生议的记游,历来多为评论鉴赏家所叹美。中学语教材屡经更改,言入选篇目变动较大,而荆公此一向是在选之列,可见此在中学语教学界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一篇古入选教材,自应情辞可观.事理可思,经得起推敲且耐得住咀嚼,方不负其在启迪心智、涵养才性方面较之其他学科所缺乏的陶冶功能,这恰恰是语教学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