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815—1949年我国期刊演化、分布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知识期刊载体的出现,在我国虽始于唐代的“杂报”,以及历代的“京报”、“邸报”、“丛报”等;在国外8世纪时欧洲也出现了手抄于羊皮纸上的“手抄新闻”等,国内均有千余年的历史。但真正成为现代意义的期刊,则是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继德国1588年的《书市大事记》、法国1611年的《法兰西信使》、1625年英国的《不列颠信使》之后,在法国、英国1665年创办的《学者杂志》及《哲学汇刊》,才形成正式的信息、知识载体,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我国第1份中文期刊是英人传教士马礼逊于1815年在马六甲印制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比国外晚近150年。  相似文献   
42.
报纸是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在我国更有悠久历史。中国的《邸报》约出现在公元前二世纪,它是世界上发行最早、历时最久的报纸。不过,现代报纸在我国出现较晚,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43.
唐宋两朝由于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和文化功能的不同,导致了两朝报纸在内容、发行、版式、新闻来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总体而言,唐代是报纸的萌芽时期,宋代是报纸的发展时期,宋报相对于唐报来说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44.
张艳云 《青年记者》2009,(24):98-99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处于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关键阶段。报业在清代前、后期有截然变化,本文所指清前中期是清朝建立至鸦片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传播活动还属于前报纸时代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清代报业沿袭明代制度,继续在全国范围发行邸报。  相似文献   
45.
刘晓伟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10):110-125+128
中国古代报纸不是静态固化的,而是在皇权政治的影响下经历了一个长期动态的演化过程,皇权与绅权、地方威权的政治信息博弈构成了古代报纸演化的关键所在。汉代的木简报和新闻信札代表了古代报纸的两重原始形态。唐宋时期,古代报纸完成了一次转化重构。进奏院状由地方威权控制向皇权控制的“回归”,说明古代报纸的“变态”必然随着皇权的复兴而回归“常态”。元明清时期,古代报纸受皇权政治震荡、重构并发展极化的影响,最终清代皇权集权达到顶峰,藉由高压政策实现了对古代报纸的绝对掌控,形成邸报与京报并行,二者有所汇流的二元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6.
要判断报纸的起源,根本性的前提是明确"报纸"的概念。报纸不等于大众报纸,报纸的概念表现的应该是中国古代报纸和近现代报纸之间的共同属性。报纸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以刊登新闻为主,单期传播内容具有集纳性,传播范围具有公开性,连续发行,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以纸质复制形态传播。由此,分析认为唐进奏院状报不是报纸,宋代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相似文献   
47.
《新闻界》2016,(20)
邸报是中国古代官府发布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报纸。笔者搜集了新闻史学界关于邸报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其研究角度、内容和研究存在的缺失等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研究新视角,望能对未来邸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在通讯手段原始、落后的古代,信息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条件,而驿站则是古代交通的典型代表,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信息传递的重任。在驿站发展史上承元启清的明代,官方信息的传播集中表现于邸报和密疏。在驿站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因受交通状况等诸方面的限制,速度、时间迟缓滞后,毁弃、泄露屡见不鲜。但是,就当时历史条件而言,明朝驿站可谓通畅、快捷、高效,邮驿系统可谓严密、规范、完备。驿站是明代官方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主要载体,不仅促进了全社会各类信息高速、有序的流通,对巩固、维系中央政权的统治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