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道安南下襄阳后,从管理体制上提出了“依国主立佛法”的原则;在理论上创立学派,兴起中国式般若学;在组织上建立了以道安为核心的释姓汉僧网络;在制度建设上探索了中国佛教的管理新路;在信仰上创立了一种适应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新模式.道安从各方面进行的改革,全面解决了佛教中国化的问题,使他成为印度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义学"僧人的成长受两个条件的限制:佛教经典翻译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对翻译出来的佛教经论文献的深入阅读与精确理解。释道安在佛经翻译方面,接续了竺法护、竺佛念的翻译成果与中坚人才,在佛经解读方面,重视对佛经的注释与理解,在十六国时期的长安,训练培养了一批具有深厚学养的僧人,为其后的鸠摩罗什译经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宋代以前三教论衡的大概过程,并分析了这一过程所呈现出的内容特征.在中华文化背景中发生的佛教与儒道教从价值对立到价值认同这一文化事件,为异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共处提供了典型范例,因此它也是一个极富研究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安般守意经》与《黄庭经》不同,是纯粹的佛教经典。安世高译出之後,经过康僧会、释道安传下去,逐渐加深,就是这本经後来开了天台宗。  相似文献   
15.
河北佛教界和学术界于5月14日组织学术界召开了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河北过去是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地方,也是对中国佛教发展贡献很大的省份,像高僧佛图澄、释道安、慧光、僧稠、慧可等人,都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人物,  相似文献   
16.
释道安是我国魏晋时期一位有名的佛学大家,其先后整理和组织校译了汉末以来混乱而粗糙的佛经典籍翻译工作,他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原则也成为后来译经工作所遵从的规范教敕。他的德行和学识独步一世,无论是对于汉末以来佛学的融汇传承还是对于僧教活动的规范化管理都为后世开辟了一条独立而崭新的道路,实有承上启下的伟大作用,因而了解他的佛学思想以及实践活动对于认识中国佛教思想的传承演变也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印度佛教中国化,是释道安在襄阳依托智慧襄阳、文化襄阳的土壤实现的。他的成就也进一步丰富了智慧襄阳、文化襄阳的内涵。道安的创世之举与襄阳的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所创立的中国佛教也有襄阳名士的参与。所以,襄阳应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发源地。佛教界把道安在襄阳的寺院称之谓中国佛教的祖庭是名符其实的。襄阳应充分开发、利用道安佛学文化资源,发挥襄阳传统文化优势,强化"文化立市"理念,促进"文化襄阳"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在西北地区拥有强大影响力,前后经历北朝、隋唐、五代和宋代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信仰包含强烈的末法思想.本文从文献和图像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并认为这种思想和释道安、释道宣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光耀教授     
刘光耀,1954年生,河南舞阳人,襄樊学院文学院教授,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所长,襄樊学院释道安研究所所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北京上智编泽馆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释道安一生研学佛理,弘扬佛法,既是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理论建构者,又是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实践者和组织者,对中国内地佛教僧团的确立和中国佛教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有较大的影响.对释道安的研究历来是中国佛教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学术界和佛教界所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释道安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一、综合性的论述;二、般若思想的研究;三、禅学思想的研究;四、佛经翻译、注解、编撰经录研究.同时对释道安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